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正文
 
光伏市场回暖 质量依然难令人放心
日期:2014-09-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ev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日,光伏“十五条”终于落地,这份《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分布式项目备案、并网、电费结算、收益兜底、融资和监管等诸多问题。国内光伏行业发展再迎利好。

光伏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此后不久,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再次表态,今年力争全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达到13GW以上,2020年达到100GW以上。

再加上此前连续不断的政策支持,中国的光伏行业获得了空前的政策支持,有业内人士甚至称,中国的光伏产业目前拥有全球最好的政策环境。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为全球供应了大约60%的光伏装备,提供了30%以上的市场,未来这个市场份额还会扩大。

在政策刺激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前景广阔,光伏并网数量也达到新高。在上周由英大传媒主办的2014年中国光伏高峰论坛上,国家电网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副总裁刘清鑫称,今年8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35万千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累计并网的光伏发电容量达到了1848万千瓦。

不过在众多政府人士、专家、企业家看来,中国的光伏市场虽然回暖迅速,但问题依然不少。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毛如柏就举例称,比如光伏产业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机制仍需完善。光伏产品质量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全行业的重视。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两年,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低潮,中国光伏行业几乎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重视质量,将很难走得太远。

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国内的光伏产品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尤其是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此前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光伏产品受到欧美双反因素影响,出口急剧下滑,由95%的出口迅速降低到70%以下,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危机。扩大国内市场消费,成为解决行业弊端的重要办法。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已经迅速攀升到30%以上,潜力巨大。

在梁志鹏看来,虽然我国的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经受过检验,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但是我们也担心卖给国外的时候还不错,万一到国内大家把质量给搞下来了,那可能就有问题了。”他强调,国内的企业一定要重视质量。

自2013年以来,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空前大,“国家下这么大决心,在其它行业是很少见的。因此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做上去,我们是一个光伏制造和市场第一的国家,在技术上不应该成为二流。”

光伏产品质量问题目前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2014年中国光伏高峰论坛上公布一个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光伏产品质量并不容乐观。

现场检测的11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运行一年期组件当中,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之后,51%的组件衰减在5%到10%之间,其中大约30%的组件功率衰减超过10%,8%的衰减超过了20%。

“质量问题非常严重,我过去说过一句话,如果面对美国的‘双反’,欧盟的‘双反’,行业组织、业内专家、政府机关、政府领导人都可以为光伏产业说话,理直气壮为我们的行业辩解,为行业去做工作,然而一旦我们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就没人替你说话。”王勃华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制造国和市场,中国的光伏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取得与市场规模相称的一流地位。而日本、美国等国的光伏制造水平却有值得借鉴之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我国要想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必须保证产品质量,“质量不行永远占领不了市场”。

据他介绍,日本的光伏产品质量之高给了他很深的印象。1983年,日本一家公司,在兰州建立了我国当时最大的光伏电站,现在看来也就10千瓦,31年过去了,那个电站目前还在顺利运行。“上面的接线,光电板背面所有螺丝都完好无损,我们最近研究效率曲线下降情况,包括蓄电池,用了这么多年效果还很好,这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工人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