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特锐德特来电:动力电池迎退役高峰,“梯次电池储能”蓄势待发
日期:2022-07-1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ujian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5年开始放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90%。随着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发展,动力电池退役的数量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2021年,该数字约为32万吨,同比增长60%,业内预计,未来2-3年内,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到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达百万量级。


退役电池如何处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迫在眉睫的发展难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率仅在10%左右,因此,特来电认为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需求渐显迫切。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涉及经济问题和环保问题,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提出,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6月17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到 2030 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销量 50%左右。其中,提到“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据了解,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有两大方向——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在退役的动力电池容量处于20%-80%区间时,梯次利用是首选。当电池容量降至20%及以下,不具备梯次利用价值时,则可以再生利用。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较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与地区,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企和设备公司开始把退役电池作为储能设备,为储能系统提供支持。大众汽车旗下的斯柯达,雷诺和日产等车企纷纷通过与能源公司合作,让退役电池在储能方面发挥着“余热”。


作为国内充电行业的寡头,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持续研发面向未来的储能网,通过有效聚合电动汽车移动储能及梯次利用固定储能电池,形成超大规模的储能网,构成虚拟电厂参与电网互动和调度,实现风、光、水等新能源的储能。

6月28日,在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上,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表示,做储能,不是技术问题,是成本的问题。充电站是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最佳场景,电动汽车上退役的整体电池包,接入充电网中,能够实现动力电池的最大化价值利用。特来电创新梯次电池燃烧自动浸水技术,全方位提高梯次电池安全性。我们所有的储能全部在地下,对电池进行能量和安全的双线管理,解决了梯次电池不敢用于储能的难题。

目前,该梯次电池储能系统已在多个场景中应用落地,通过融合光伏、梯次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等元素构建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微网系统得到了车企以及地方企事业园区的广泛关注。

按照特来电的发展战略,到2030年,充电网可提供超过15GW的可调负荷和每年超过50亿kWh的储能潜力,可梯次利用超过10GWh退役动力电池,每年可实现减碳超过200万吨。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持续放量,退役电池回收需求将进入旺盛期,未来超千亿的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广阔。特来电利用梯次电池进行储能的技术,将得到广泛认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同时还要鼓励技术发展,加速突破技术难题,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原标题:特锐德特来电:动力电池迎退役高峰,“梯次电池储能”蓄势待发
 
相关阅读: 电池 储能 双碳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同花顺财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