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创造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日期:2021-05-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这些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上千名植树者正热火朝天地开展造林绿化活动。

“通过几十年植树造林,几乎消失的草场明显恢复,我家养牛养羊、发展沙漠旅游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蒙古族牧民孟克达来说。当地许多农牧民与他一样,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将漫漫沙地变成了苍翠绿洲。

科学创新,绿富同兴。30多年来,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53%,探索出一条“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目前,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2019年7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实现“绿富同兴”历史性转变


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与河套平原交界地带,库布其沙漠盘踞于此。过去,由于过度放牧和开荒耕作,这里变得寸草不生,沙尘肆虐。

提起以往,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的高二云感慨地说:“小时候周边都是沙漠,沙子有时候快把房子埋了。现在全村种了19万多亩沙柳,生态改善了,收入也增加了。我家种了150亩玉米、养了120来只羊,再加上卖沙柳种条,一年纯收入20多万元。”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久久为功,库布其沙漠实现了‘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转变。”杭锦旗旗长王羽强表示。

当地大力扶持亿利集团等治沙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推进、规模化治理,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创造了一系列先进适用的防沙治沙技术。库布其治沙人研发出甘草平移法、微创气流法、无人机植树法等100多项治沙技术,目前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

在国家林草局和科技部的支持下,这里建起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保存了上千种沙漠种质资源。创造了绿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

发展绿色产业,带动10万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如果只“绿”不“富”,治沙成果难以维持。如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绿富同兴”的目标?

鄂尔多斯市在市场化、产业化基础上,发展适合当地特点、有前景的生态产业,获得了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产业发展的长期效果。“库布其治沙,是在生态治沙中寻求产业发展,在发展产业中增强保护力量,二者相辅相成,取得很好成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相关调研项目负责人黄峰表示。

“在库布其,只要你肯干,就能通过绿色产业鼓起钱袋子。”孟克达来家种有700多亩甘草,有1000多亩花棒、杨柴等灌木,还有4000多亩草场及沙地,养了300多只羊、80多头牛。

据了解,当地培育发展生态修复、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等产业体系,解决了“沙漠怎么绿、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等生态治沙的世界性难题。相关产业的边际效益也打开了。当地组建了232支民工联队,常年有6000多人跟着龙头企业到全国各地从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在大会期间发布全球首个沙漠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向全球介绍中国治沙案例。

评估报告显示,30多年来,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固碳量达1540万吨,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

推进治沙降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成立东兴证券库布其生态公益基金,启动“库布其碳中和与乡村振兴行动”,加强光伏治沙……进入新发展阶段,库布其治沙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亿利集团与中国能建集团正合作推进治沙降碳项目,未来几年,将在黄河“几”字弯的库布其、乌兰布和、毛乌素、腾格里等沙地沙漠区域,共同投资开展立体治沙。

“这样既可以增加碳汇,又可以减少碳排放,从而为落实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形成一二三产融合治沙的新局面,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能为当地农牧民打造高效的“板下经济”。农牧民在光伏板下种植经济作物、放养牛羊鸡鸭等,将带来稳定收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介绍,库布其沙漠治理中一些创新举措对其他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国家及地区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大力发展光伏和风电以减少碳排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以增加碳汇,大力加强科学管理以增加旱地吸碳能力,并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得经济收益,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他说。(潘少军)

原标题:光伏创造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关阅读: 碳达峰 碳中和 光伏治沙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