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正文
 
氢能政策优势如何转为产业优势
日期:2020-07-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zhangchi_zr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氢燃料电池刚刚步入产业化初期,在快速降本、探索经济可持续氢源保障、开发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产品、搭建科学有效的法规及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

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氢能在未来能源结构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步为各国所重视。2016年至今,我国相继发布多项与氢能相关产业激励政策,推动氢能研究、示范和应用。

在日前由荷兰创新网络公司、UNPD联合举办的氢能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把政策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应对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面临的种种挑战。

将政策机遇变为发展优势

与会专家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控制交通领域排放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0-2020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440万辆,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1%,2020年已达3.6%。

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建成加氢站61座,预计到2020年底将达到100座。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实现累计推广64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世界上运行燃料电池商用车最多的国家。

对此,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认为,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发展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到2020年底推广应用10000辆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今年4月,四部委发布《2020年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选取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并按“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于民表示:“这一政策将促使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序、可持续发展,同时将极大刺激企业端投资的积极性。”

与会专家表示,自政策颁布后,为争取入围示范城市,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及利好政策,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5月,全国共有30多个地区发布氢能相关规划及政策。

利用“冬奥”契机推广积累经验

于民表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UNPD等重大示范项目的考验,已开始步入商业化运营初期。”

在于民看来,从长期推广规划看,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0年前的导入期,主要推广适用于公交车、团体客车和城市物流车的发动机; 2020-2025年为商业化提升期,拓展推广适用于载重量大、长距离的中重卡、城际旅游客运及中大型物流车等车型的大功率发动机;2025年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成本的降低以及加氢网络的不断完善,进入快速发展期,届时,将推广适用于乘用车、长途客运、牵引车等车型的发动机,形成氢能应用的全面覆盖。

于民表示,目前由于社会参与度提高,在氢能产业中已实现了小范围的市场竞争,成本也有较大幅度下降。

此外,2022年的“绿色冬奥”也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创造契机,届时将有数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到京张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2022年冬奥会及残奥会期间的规模化示范,将为中国氢燃料汽车规模化集中运营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企业端也已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于民补充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总监于丹表示:“在燃料电池汽车开启示范推广的同时,氢能配套设施相关管理规定标准正在逐步完善,佛山、武汉、上海等地已制定或出台了明确的加氢站管理办法,加氢站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为保障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奠定了基础。”

于丹强调,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燃料电池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实现从实验室小批量供应到商业化运营的转变,已经掌握了动力系统发动机、电堆、膜电极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在进行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等基础材料技术的攻关,这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氢能网络及政策规范有待完善

与会专家表示,氢燃料电池刚刚步入产业化初期,在快速降本、探索经济可持续氢源保障、开发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产品、搭建科学有效的法规及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

于民坦言:“目前,氢燃料电池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品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成本较高,深度依赖政府的扶持政策。”

此外,“加氢站网络建设刚开始,氢气供应的便利性无法满足应用需要,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依赖加氢站网络的完善,如何科学有序推动加氢站建设,将是产业研究的重点之一。”

专家强调,充足且经济的氢气,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石,各地需因地制宜,提前布局能满足区域需求的经济氢源。

“未来面对长续航、重载长途旅游客车以及中重型卡车等多元应用场景,产品性能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于民表示,商用车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对燃料电池耐久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等均有较高要求,如何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另一挑战。

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引导。 “例如,加氢站建设规划及流程,以及长途重载车型对氢气卸载量的要求规范都需要尽快完善。由于产业仍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标准和规范体系需要在实际应用及反复验证中才能不断优化。”于民进一步表示。


 原标题:氢能政策优势如何转为产业优势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