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多晶硅市场止跌 新一轮扩张在即
日期:2014-06-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ara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历经2011年~2012年光伏产品及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之后,2013年,在多晶硅“双反”初裁前后,多晶硅进口量被抑制,尤其是下半年受国内利好政策推动、“抢装”市场行情影响,多晶硅价格回升,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复产,行业“回暖”趋势明显。2013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仅3万吨,而到下半年产量则达到5.2万吨,是上半年产量的170%;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更是第一季度产量的两倍多,不少复产的企业实现满产或基本满产。

回暖与整合同时进行

国内不少企业已经满产或基本满产,但竞争能力的悬殊造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大。

201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到8.2万吨,同比增长28%;产能约18万吨,同2012年基本持平,目前国内已经恢复生产的企业超过10家,并且不少企业已经满产或基本满产。然而,企业间竞争能力的悬殊造成了国内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增大。2013年,国内最大生产企业江苏中能一家产量已达5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60%。其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一、二类企业纷纷扩产技改:新特能源多晶硅项目2013年年底实现平稳生产,总产能达到1.7万吨,全年产量超1万吨;新疆大全一期5000吨项目,去年产出多晶硅4800吨,到2015年产能将扩至12000吨;洛阳中硅经过近10个月的停产技改后,年产10000吨的生产线也已基本满产;宜昌南玻多晶硅厂在经历了11个月的停车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后,产能达6000吨。以上企业大部分年产能都超过5000吨,直接生产成本控制在20美元/千克左右,目前的售价已经可以实现赢利。而目前仍停产的大多数多晶硅企业,产能相对较低,生产成本一般仍超过25美元/千克,仅依靠技改等措施来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而且大部分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技改,通过兼并整合的方式也很难起到规模经济或达到互补的效果,不能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我国多晶硅行业整合的深入,中小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大型企业则依靠其技术或能源优势,继续通过扩大规模、技改提升技术,走集中化、集约化的路线,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

多晶硅市场止跌反弹

受中国对进口多晶硅“双反”预期及中国光伏利好政策的影响,多晶硅市场止跌反弹。

2013年,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80653吨,同比2012年进口量82760吨下降了2.5%;进口平均单价18.8美元/千克,同比2012年下降25.7%。

2013年7月,商务部公告,决定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虽然“双反”基本落地,但是进口多晶硅的“漏洞”仍在:一是对韩反倾销税率过低,特别是韩国OCI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仅为2.4%;二是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成规避“双反”的渠道,采用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的方式已经成为进口多晶硅的主要方式。按贸易方式来分,今年6月份我国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的多晶硅,占比高达73%。而在“双反”调查之前,加工贸易比例一般维持在接近50%的水平,正是受到即将到来的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比例才大幅增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电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