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电池王”中国动力 闯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航道
日期:2019-02-1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anni_hyp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中国动力经过不断发展,转型为以汽车用、军用、工业用铅酸蓄电池及新能源电池开发、生产、销售为主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业务板块。

不断创新进取的中国动力,如今已是全球动力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全、国内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动力公司。
 
“电池王”中国动力 闯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航道
中国动力总经理刘宝生(左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赴河北省保定市,探访了这家军民融合企业的化学动力主要生产基地。中国动力总经理刘宝生表示:“中船重工整合动力板块是依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而实施的整合计划。要把海军做强做大,海军装备先行,而海军装备的核心就是动力。”中国动力正按照“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海陆并进”的战略方向,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为建设海洋强国 整合七大动力板块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走向深海,需要装备先行。中国动力作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其主要功能是集中所有动力资产板块。
 
刘宝生强调,“我国在过去上百年历史中,一直是有海无防。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其强国进程都是从海洋开始起步的。美国的崛起靠的就是海洋。我国要真正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而中国动力正是承担着这种使命。重组之前,公司只有化学动力产业;重组之后,公司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业务板块,实现了集团内部动力板块业务的系统性整合。”
 
中国动力重组是我国资本市场重大无先例的重组项目,也是执行周期最高效的军工资产证券化项目,破解了多个军民融合领域难题,成为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的标杆,也成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军民融合发展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实现了由国营生产单位到公司制企业的转变,也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升华。这些变革对公司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刘宝生如是说。
 
此次整合中,中船重工大力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创新,将5家研究所的核心军工业务和军转民业务注入中国动力。5家研究所从国有全资事业单位转入混合所有制的上市公司,搭建了各种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核心军工业务,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平台。
 
重组完成后,中国动力引入外部资本,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公司坚持以军为本,以军促民的发展战略,在保证军工订单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业务,在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分布式能源、民用全电推进等领域取得突破。
 
整合后,公司有效消除了同业竞争,协同效应显现,营收增速显著,2016年、2017年公司利润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2016年,中国动力营业收入为207.41亿元,同比增长15.54%;利润总额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16.07%;归属母净利润为10.73亿元,同比增长16.23%;资产总额为395.20亿元,同比增长37.29%。
 
继2016年的高增长后,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1.47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增长11.97%。
 
“目前,公司在积极推进内部各业务板块的深入整合。”刘宝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已经完成低速柴油机动力整合,正在策划中高速柴油机动力整合方案。
 
据了解,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齐耀重工吸收合并齐耀控股。齐耀重工和齐耀控股的产品涵盖面向军用舰船和民用船舶用户的中速柴油机推进、柴电混合推进等推进动力系统,以及军用舰船电站、船舶/海工平台电站等电站动力系统。
 
而另一子公司河柴重工也同样拥有中高速柴油机研制生产能力,并在国内大功率高速柴油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今年7月,公司收购了陕柴重工和重庆齿轮箱公司。其中,陕柴重工是军用中高速柴油机定点单位,也是核应急发电机组市场龙头。重齿公司是海军舰船传动装置的研制基地,民用领域应用广泛。
 
自为桑塔纳国产化配套开始 风帆电池的“强势”厚积薄发
 
中国动力为何能保持业绩强劲增长?刘宝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经营机制实现重大转变,公司及时开发了重要市场。
 
“整合后的中国动力虽然历史不长,但整合所涉及的公司却大都有很长的历史。”刘宝生介绍,中国动力有13家子公司。其中,风帆公司创建时间可以追溯至国家“一五”,历史悠久,背景深厚。
 
“改革开放40年来,针对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助推中国动力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力量。”刘宝生认为,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1978年—1987年),从国营生产单位到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解决了生产经营活动行政化管理,经营活力缺乏、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风帆公司成立时是一家全军工企业,老厂区只有200多亩地,投资规模仅为2000多万元。当年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就是坦克电池,后来陆续投产了航空电池、鱼类电池和潜艇电池等产品。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分配给风帆电池公司的生产任务严重不足,军民计划由原占总产值的90%以上减至不足10%。面对产销两难、等米下锅的经营困境,公司通过调研,确立了“发挥军工优势,开发民用产品,争创名牌,打开市场”的决策。
 
“当时,国内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公司决定进军汽车配套市场,抓住了非常好的机会,从此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刘宝生如是说。
 
为了抢占市场,公司先后组织开发了符合日本JIS标准、德国DIN标准、美国SAE标准、美国军用MIL标准的数十种规格的汽车起动用蓄电池,填补了国内空白。
 
“1986年10月份,在上海举办的桑塔纳国产化大会上,风帆样品电池通过了德国人的各项严格测试,在众多蓄电池厂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为桑塔纳国产化轿车独家配套,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汽车配件工业的士气。当年,这一案例被媒体誉为“风帆抱了个金娃娃”。刘宝生向记者介绍,在拿下“桑塔纳”独家配套后,公司又成功为北京“切诺基”、重汽“斯太尔”、南汽“依维柯”、天津“夏利”等车型配套,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配套厂家达16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唯一一家具有国有资产性质的铅酸蓄电池龙头企业。
 
“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这句风靡一时的广告语,彰显了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连续七年荣获“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2004年7月份,风帆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同年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目前,风帆电池在国内中高端车型的配套比例高达6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发达国家同步研发起停电池 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
 
在刘宝生看来,公司的各板块业务能够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并一直保有领先地位,最主要的是靠创新。
 
“创新是系统工程,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永远在路上。”刘宝生认为,“只有坚持创新,企业才能稳步发展。”
 
多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以自主研发为主体,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先后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及美、德等国的专业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考核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具有风帆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
 
在刘宝生看来,无论公司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创新都要走在前面。“公司最早搞胶壳电池,因为成本高,通过创新研发了低成本的塑料壳代替。公司研发的封口胶技术可以保证电池在10年后照样使用。”
 
最让刘宝生引以为豪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起停系统用AGM电池。该研发项目于2009年被列为公司“1号工程”,引领了一场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重大技术变革。
 
“当年,我们获悉欧洲主要汽车厂家都在车辆燃油系统中采用了起停系统,以实现节能减排,于是很快做出自主研发起停系统用AGM电池的决定。”刘宝生回忆道,“鉴于彼时国内同行对该技术全无认知,市场前景不明,研发需要引进多个国家设备,对于1号工程的实施,有人认为风险太大,该技术能否研发出来,存在疑议。”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计划按计划上马。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公司终于成功开发出了性能完全达到国际最新蓄电池标准要求的68Ah、70Ah、80Ah、92Ah、105Ah等多型号起停系统用AGM电池。随后,公司又成功研发出EFB(普通型混动)电池。
 
风帆AGM和EFB电池先后顺利通过德国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指定实验室试验认可,并正式成为国内首家为奔驰、宝马、奥迪同时供货的电池供应商,实现了高端汽车电池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随后,公司又与大众、通用、福特、现代等主机厂签署合作协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说,公司近年来的高增长有大部分收入是来自起停电池。”刘宝生表示,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起停电池出货量约为400万套,渗透率约为17%。他预计,2020年中国起停电池渗透率将达到47%,出货量达到1400万套。未来几年将是中国车用起停电池的黄金增长期。
 
此外,公司依托高温耐腐蚀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又成功研发出耐寒系列、耐高温系列及部分专用型号电池产品。动力锂电池项目高压锂电模块顺利通过高温、高寒实验,随车进行的实地环境适应性实验效果良好,并通过某所“863计划”实验室性能检测。
 
起停电池的成功研发和带来的业绩增长,进一步促使中国动力及早开始布局未来的电池产业。现在,公司正致力于铅碳电池、双极性电池、燃料电池以及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研发,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的产学研联合也在不断加强。“公司早在10年前就开启了动力电池的研发,并早早派人去发达国家了解动力电池,还积极参与前端性电池的研讨。”据刘宝生介绍,公司400万只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争取明年建成锂电池最先进的工厂。
 
“电池王”中国动力 闯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航道
记者参观年产4.5万吨铅酸蓄电池壳体注塑加工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
 
除了动力电池的研发外,中国动力还同时大力研发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兼具多个优点,应用领域广泛,是继火电、水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代发电技术,也是唯一同时兼具无污染、高效率、适用广、无噪声和具有连续工作和模块化的动力装置,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过去受到高成本的制约,产业化条件不成熟。而随着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家对其产业化的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一片蓝海。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燃料电池的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21%,增长迅速。
 
打造现代化绿色工厂 致力于打造全球电池企业标杆
 
作为蓄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探索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并积极付诸行动,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和降本增效方面做出积极表率。
 
记者走进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国家高新区的风帆产业园区干净整洁的蓄电池生产车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风帆起初的蓄电池生产以人工操作为主。“以前人工操作时,车间内酸雾过高,人与人之间隔着3米到5米的距离都看不清。”但现在工厂改用自动化机械操作后,并建立了全封闭负压系统,车间不仅没有酸雾,而且空气清新。
 
刘宝生认为,未来公司将面临环保治理持续升级的挑战。“公司目前主要化学动力业务生产基地毗邻雄安新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特别是雄安新区规划出台,周边区域的发展定位及规划逐渐清晰,环保压力持续升级将给驻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生存空间带来挑战。公司将更加严格地落实环保规范条件要求,确保达标排放,抓好职业健康和节能减排,与国际接轨,建成全球行业标杆。”
 
据了解,在职业卫生标准和污染治理水平方面,公司一直在用高于国家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所有产品的研发首先立足于低碳环保,在行业中率先通过了GBT24001环境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
 
同时,公司还坚持环保管理与污染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部蓄电池生产单元于2014年、2015年先后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组织的行业规范条件审查和清洁生产审核,并被国家工信部树立为先进典型。
 
“电池王”中国动力 闯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航道
记者参观风帆产业园区蓄电池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正在向记者介绍车间情况
 
在抢抓机遇,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公司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延伸产业链,利用物联网建立电池回收系统,将生产企业的销售网络变成回收网络,严格控制废旧电池走向,成立回收公司,陆续取得天津、海南、山东等省市废铅蓄电池回收资质,基本形成一南一北(天津、长沙)、两横(天津-宁夏、湖南-江西)两纵(山东—江苏、天津-河南)回收格局,年累计回收废铅蓄电池2000余吨,不断推动整个行业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军工业务为基础 深耕民品非船业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过硬的产品,公司由单一的军品生产企业转为军民结合的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刘宝生表示,公司的民品能走到现在,与军工企业强大的技术和生产基础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这个基础,我们才能率先成为桑塔纳轿车第一批国产化配套企业三家之一。
 
“可以说,公司真正做到了‘强军’与‘惠民’。‘强军’方面,公司一直承担着国家特种电池的研发、生产任务,包括航空、装甲、坦克、海航等多系列产品,先后圆满完成多次国庆周年阅兵装备保障任务,受到国家嘉奖。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军工的技术、质量体系、员工队伍、管理等优势,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汽车蓄电池公司,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与博弈,这就是最大的‘惠民’。”刘宝生如是说。
 
目前,中国动力正紧跟国家军民融合改革的步伐,根据“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海陆并进”的战略方向,推进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加大外部市场拓展力度,以研发提升军品装备实力,以军品技术民用化促进产业发展,以军工业务为基础,深耕民品非船业务。
 
2017年,公司军品收入占比为20.05%,非船用民品业务收入占比为60.62%,船用民品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为19.55%,民品业务已成为中国动力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燃气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是公司军民融合业务发展的三大支柱。在燃气动力方面,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标志,在工业领域,燃气轮机主要应用于发电、管道增压、机车动力等领域。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88.6亿美元,其中45%为燃气轮机,并且预计未来亚太地区的需求将保持4.8%的年均复合增长。
 
除此之外,公司产品还在油气开采发电机、分布式能源、压裂车等领域全面铺开。自“十二五”以来,公司在国内市场获得天然气长输管线市场合同额8.2亿元,分布式能源市场合同额1.4亿元,油气田发电1.3亿元;在国际市场获得电站设计、燃驱压缩机组成套合同16亿元。
 
除燃气动力外,刘宝生认为实现全电动力对船舶来讲是很大的进步。“全电推进较传统机械推进有降低舰船燃油消耗率、降低舰船推动噪声、提高舰船操纵性、优化舰船总体布局等诸多显著优势,目前全球全电推进船舶数量出现指数级增长。”
 
目前,中国动力的全电推进业务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占据70%的市场份额,其它30%被西方跨国企业占据。据刘宝生介绍,未来10年民用特种船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左右。更进一步,中国动力基于全电动力技术已经成功研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业务前景广阔。
 
“公司目前海洋核动力板块重点推进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可以说是军民融合的典范之作,未来市场空间大。”刘宝生表示,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海上移动式核电站,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舰船工程的有机结合,作为军民融合的典范,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关键技术一方面可推广到核动力破冰船、核动力科考船和核动力商船等大功率船舶工程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为海上油气田开采、海岛开发等领域的供电、供热和海水淡化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
 
随着产业化的推进,未来海洋核动力市场空间巨大。子公司海王核能作为公司海洋核动力业务板块的主要经营实体,在核电工程设计、核电工程成套、高端装备制造、核电技术服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研制经验。
 
据了解,海王核能及其下属公司目前已积极参与我国首个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的研发和建设中,由于该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是由中船重工主导的,依托中船重工的资源优势,未来公司有望为核动力平台实现产业配套。
 
畅想新时代,刘宝生总经理激情满怀……中国动力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接跟进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和军民融合,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发展质量集约化、产业布局国际化,致力于打造“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海陆并进、具有梯次性发展”的动力装备龙头企业。

原标题:“电池王”中国动力 闯出军民融合发展新航道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