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教你六步完成光伏逆变器选购
日期:2017-02-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chenche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3.超配能力很重要。

光伏系统由于组件功率的衰减、灰尘遮挡以及线路损耗的存在,再加上不同地区的光照条件差异,为了最优化系统收益,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会把光伏组件的总容量配得比逆变器容量大一些,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配。适当的超配可以提高电站系统整体收益。

逆变器的超配能力一般跟机器的输入路数及可以承担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有关,据逆变器技术人员介绍,目前正规品牌逆变器在设计时都会预留部分超配余量,一般为1.1倍左右。

4.散热解决方案不能忽视。

光伏逆变器一般都会采用户外安装,会经常面临暴晒、高温、高湿热、盐雾等气候情况,加上自身工作时也会散发大量热量,因此逆变器的散热解决方案显得特别重要。逆变器散热设计会综合考虑到散热效果、防护性、可安装性、可维护性,以及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行业内通用的散热方式有强制风冷、自然冷却、水冷三种,其中水冷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集中式逆变器且应用较少。对于风冷和自然冷却,目前业内讨论非常多,但从本质上说两种散热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否更加适合的区别而已。

首先看强制风冷,这是一种传统的散热方式,散热速度快是其主要优势,但在恶劣的环境中风扇故障率高、噪音大、功耗多是其劣势。其次看自然冷却,故障率低、噪音小、保护等级高是其主要优势,但其对散热片设计及软件控制技术要求极高。

从逆变器角度来看,家庭用单相逆变器功率等级较低,散热较少且应用于家庭,小编更倾向于推荐强制风冷的方案。针对中小型三相逆变器(5-20KW)由于其对散热要求较高,安装地点一般较容易维护,所以建议采用强制风冷的散热方式。而针对50KW以上大型的组串型逆变器,如选择风冷会产生较大噪音且产生较多功耗,所以在控制技术较先进的情况下建议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5.要重视保护问题。

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中的核心设备,除担负着发电追踪和直交流转换的任务外,还担负着保护发电系统和电网的重要责任。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CPU”,逆变器必须具备主动检测和预防功能,当电网发生故障或者组件发生故障,逆变器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压采样, “CPU”作出判断,指示“执行机构”接触器或者断路器断开,以保护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

通常并网逆变器的基本保护功能有: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入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热保护,防雷击保护;并网保护有:输出过压保护,输出过流保护,过频、欠频保护以及防孤岛效应保护。

其中对于光伏并网最重要的一个仍是防孤岛效应保护。当电网因故障断电时,如果系统不能及时的检测到电网断电而继续向电网输送电能,则此时光伏系统够成了一个独立供电系统,称此现象为孤岛效应。形成孤岛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电网故障检测装置动作后,而光伏逆变器没有检测到故障;二是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电网线路发生故障。孤岛现象会对整个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造成影响,甚至是损坏设备。

6.购买品牌的售后服务能力必须关注。

选购逆变器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售后问题。售后问题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质保年限,目前国内逆变器行业内一般采用5年质保,同时部分扶贫项目中也会提出6年或8年质保要求。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逆变器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响应速度,逆变器出现故障后是否能迅速恢复发电是直接关系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大问题。

最后一个关于售后服务能力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观察一下逆变器供应商的企业运营状况,如果一个企业运营存在风险,那五年之后企业都可能不在了何谈机器的售后呢?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过,尚在质保年限的机器找到厂家售后时,要不发现厂家已然倒闭无迹可寻,要不则遇到厂家转行机器质保则无从谈起。所以推荐大家采购逆变器是可以重点关注几家上市企业。

通过以上几点,大家是否对光伏逆变器选购有一个具体概念了呢?如想了解更多光伏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阳光工匠吧。

原标题:只需六步,教会你选购光伏逆变器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建材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