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扶贫手记:光伏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
日期:2017-01-1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xiaogua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产业扶贫项目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首要力量。在宁津县相衙镇京城张村任职两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产业扶贫项目必须要因地制宜,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

产业项目要因“县域”制宜,必须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农村不是孤立存在的,也要参与到县域经济分工中,因此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将对贫困村快速脱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期以来,宁津县有五金加工产业传统,是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电梯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时,五金加工作坊也成为宁津农民创业的重要方向,2015年京城张村有五金加工作坊18家,村内从业人员近百人。把村里的五金加工户组织起来,形成特色产业,既符合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又符合产业扶贫要求。因此,我们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在农村建工厂,围绕推动五金加工产业发展建设了全民创业园,引来投资1000万元的五金加工龙头企业——国帮体育器材公司。目前看,京城张村的五金加工产业发展顺利,已有入园企业9家。

产业项目要因“资源”制宜,必须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村还有很多没有被重视和开发的资源。有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特色经济作物;有的耕地面积小但林地面积大,可发展林果种植和林下经济等。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是产业扶贫的根本所在。京城张村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水质苦咸,因此老百姓普遍种植小麦、玉米,发展现代农业难度较大。但京城张村也有自己的资源优势,两区同建产业园区配套优势、建设用地指标优势等,我们抓住这些资源优势,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了全民创业园,鼓励村中的小作坊迁到园区,既消除了生产安全隐患,又促进作坊正规化发展。迁到园区后,实现个体转企业的有3户,成为提供就业岗位、带领贫困户致富的重要载体。

产业项目要因“人力”制宜,必须依托劳动力状况。随着扶贫的深入推进,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基本脱贫,剩下的是难啃的骨头,特别是农村剩余贫困户普遍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劳动能力不强,帮助他们脱贫是难点。经过一年的帮扶,到2016年初,京城张村还剩贫困户6户,他们都年老多病,平均年龄62岁。针对这种状况,选择何种产业帮他们脱贫?经过分析,我们结合光伏扶贫政策,利用村内房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贫困户每年能享受分红。有了这项收入分红,再加上其他扶贫分红,这6户去年底也实现了稳定脱贫。

产业项目要因“市场”制宜,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在“扶上马送一程”的基础上,产业项目更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自主参与市场竞争,瞄准市场发展方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京城张村引来的国帮体育器材,从企业落地之初,就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经营。贫困户优先进厂务工,与企业签定用工合同;村内其他小厂可为其生产配件;企业自主销售产品。扶贫部门只对企业依法经营情况和对贫困户分红情况进行监督,不干涉企业正常经营,真正把扶贫项目推向市场。

原标题:扶贫手记: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德州新闻网作者:赵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