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疆:“风光”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储能如何加速转化成资源禀赋优势?
日期:2024-05-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年来,新疆加快“风光”产业发展步伐,在将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加速转化为新能源产业优势的大背景下,新疆新型储能行业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

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疆新型储能发展持续按下“加速键”,一季度平均利用系数超80%。

根据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数据,一季度新疆投运的新型储能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41次,按照电化学储能85%电能量转换率折算,基本可满足单日“一充一放”,平均利用小时数达471小时。

一季度,新疆电网新增新型储能电站18座,新增装机规模146.95万千瓦/529.4万千瓦时。截至一季度末,已并网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45.15万千瓦/1753.85万千瓦时(其中独立储能1家,其余均为新能源配建新型储能)。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8.45亿度和7.31亿度。

据悉,新疆新型储能最大放电功率253万千瓦,相当于节约了7台35万千瓦煤电机组顶峰发电能力,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电力保供压力。同时,新型储能最大充电功率311万千瓦,可提升新能源利用率3.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面临着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和疆电外送多重挑战。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改善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为推进新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坚持“市场主导,有序发展”,印发相关政策,从电力市场化交易、调峰辅助服务、容量电价机制及共享租赁四个方面为新疆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明确了盈利渠道。2023年至今,规划布局了新疆第一批25个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总规模368万千瓦。

此外,新疆还先后印发相关文件,搭建新疆电网储能运行分析平台,持续优化独立新型储能接入和并网流程,规范储能并网运行,推动独立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推进构网型储能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为独立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源网荷储”保障绿电“送得出”“用得好”


在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调试验收电力汇集站设备。

随着机器响动,各项指标达标,验收完成,标志着该设备已具备发电能力,成为光伏基地首个建成的汇集站,也标志着光伏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其大规模建设,电能除了保障“送得出去”、推动“消纳得了”,还需要它们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

提升电力供应水平,离不开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共同发力。

“源网荷储”,即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可精准控制社会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因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系统波动,提高新能源发电量消纳能力,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将建设光伏发电基地和储能电站,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45.96亿元,年发电量近17.11亿千瓦时。

所谓汇集站,又称中继站或变电中心,是将一定数量的电力供给点汇集在一起,通过两条及以上的电力线路接通到高压输电网上的大型变电设备。

汇集站项目投用后,将完成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中40万千瓦的集电任务,也为储能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汇集站监理白巍山介绍,由于地处沙漠深处,土质、交通、水电和天气都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但在光伏基地前线指挥部的大力协调帮助下,项目历经4个月的高质量施工完成建设。

为确保绿电“送得出”“用得好”,各项目方正积极与电网公司联系,同步做好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衔接,进一步优化接入流程,简化接入并网手续办理,保障项目及时并网运行。

未来探索多元化储能模式

随着电网调节需求增加以及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未来新型储能在新疆发展的盈利模式将更为丰富,如参与调频服务、调压市场、爬坡市场、容量市场、应急备用等。

为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国网新疆电力已经在细化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技术标准,制定更细致的技术规范,确保储能系统与电力市场的高效互动。

新疆电力交易从业者透露,目前,国网新疆电力正在建立容量租赁市场化交易机制,通过建立公正、透明的容量租赁交易平台,促进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储能市场活力,推动储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同时,国网新疆电力也在积极探索新型储能技术的充放电模式,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及效益,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我们鼓励工业、通信、金融等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电力用户,按需配置新型储能电站,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吕盼介绍,围绕大数据、5G基站、公路服务区等应用场景,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储能融合发展新模式。

此外,新疆也在试点开展混合储能最优配比方案及协同控制策略的研究。李臻认为,混合储能可以将不同时长、不同特性的储能技术进行耦合,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效率,并通过优化系统运行策略提升电站的整体经济性。目前各地已有不同类型的混合储能项目建设运行,包括飞轮储能、超级电容、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不同技术与锂电池形成两种或三种储能混合形式。新疆储能市场广阔,配置储能的时长更长,对构网型储能的需求更多,发展混合储能将是发展趋势之一。

谈及新疆储能市场的发展,李臻建议,一是要加强储能的规划布局,结合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电力系统与负荷的平衡需求,对新疆储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引导社会资本对储能电站进行合理投资,以发挥储能系统的最大价值;二是要进一步开放辅助服务市场,研究新型储能参与调频、调压、爬坡、备用等市场机制;三是要做好新型储能参与各类市场的衔接,在容量补偿等支持政策退坡后,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新型储能通过参与各类市场获得合理收益。

原标题:新疆:“风光”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储能如何加速转化成资源禀赋优势?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中国政府网,新疆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