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一边撤退,一边进场!光伏洗牌凛冬将至,谁先“胜出”?
日期:2024-03-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3年以来,“内卷”成为中国光伏行业讨论的高频词汇,尤其2023年下半年,光伏市场产能、价格竞争愈演愈烈,产业链价格整体断崖式下跌,光伏市值在进入2023年后继续下跌。光伏市场迎来“冷空气”,形成了“一边停产一边扩产”,“左手裁员右手挖人”的奇景。

处于光伏市场大洗牌的风暴之下,一体化头部企业优势更加明显,同时部分落后产能、同质化产能势必将被淘汰。

一方面头部企业在品牌效应、成本方面及企业现金流方面优势明显;

另一方面,一体化企业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甚至在辅材、设备端均有布局,综合实力更强,从央国企大基地项目中标情况开看,头部企业中标项目最多;

另外,头部企业往往技术在手,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断突破,降本增效方面更有优势,同时,相对于二三线光伏企业尤其组件企业同质化明显,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弱,只能卷价格,头部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有一定议价能力。

开工、投产,持续推进


开年至今产业链价格依然波动,上下游博弈持续。

具体来看,硅料价格自2月开始有小幅上浮,进入三月出现小幅回落。硅片环节,据硅业分会分析,3月国内硅片供应量(不含出口)64GW,电池需求量(不含出口)约59GW,国内硅片环节阶段性供应过剩的情况较为明显。

组件环节,进入3月已有多方消息称组件厂商酝酿涨价,涨幅在2-5分/W,但业内分析,终端用户似乎并不买账,双方仍在博弈。

尽产能过剩已老生常谈,但从企业动态来看,项目开工、投产依旧热情不减。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12月以来,共有17家企业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项目陆续投产,总规模超100GW(个别项目为一期投产,具体规模不详)。投产主要环节仍是n型电池组件。

此外,年初至今已有7家企业项目开工,按照项目进度大部分在今年三季度或明年上半年投产。

从积极推进项目的企业主体来看,除晶澳、隆基、阿特斯、爱旭、一道等头部企业外,其余多为行业新贵或新跨界者。

延期、撤退,同步上演


硬币的另一面,项目取消或延期建设也在同步上演。

3月4日,聆达股份公告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建设未达预期;

3月8日,中来在投资项目进展公告中表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能否顺利投建存在不确定;

此外,相关媒体消息,河南赛能硅业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陷入停工,该项目于2023年2月8日开工建设,原计划当年年底投产。

根据公告,企业调整投产节奏主要是考虑到上下游市场情况、国际形势以及供需关系等因素。

整体来看,面对行业洗牌跨界企业的反应更为激烈。若将时间线延长至2023年,则有乾景园林、乐通股份、向日葵、皇氏集团等多家跨界企业退出光伏制造业务或减少光伏项目投资。

硅料环节,前两年的“拥硅为王”格局扭转后价格骤降,让后进场的个别企业损失惨重。

硅片环节,在大尺寸、薄片化的发展趋势下,如158.75mm及166mm小尺寸硅片悄然退场,部分硅片企业已暂停产线。

电池环节,2021年-2022年,多数企业新投建项目为PERC产线。而今年年初多家企业表示将适时启动产线改造。多家跨界企业陷入“未投产、已落后”的尴尬境地。

组件环节同样如此,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出针对特殊应用场景下的防积灰、耐湿热、柔性等组件新品,相对而言在终端缺乏渠道、缺乏技术及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低价竞争也非长久之计。

传统光伏巨头们依然主导着行业发展与走向

垂直一体化企业在新一轮竞局中占据优势

新一轮大洗牌下,光伏产业的传统巨头们依然主导着行业发展与走向。对于其中的竞局者而言,二三线企业,各路新势力企业,乃至细分小企业,如何与这些巨头竞争并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发展壮大,这无疑是个现实的命题!

不管行业如何变化,即使资本狂热,跨界者攘攘,但包括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协鑫集团、TCL中环、阿特斯、特变、正泰等巨头们,依托技术、规模、渠道、品牌、资金、管理、全球化等综合实力,依然主导着光伏产业竞争大格局。

今年是通威成立的第42年,协鑫集团成立的第34年,TCL中环成立的第66年、天合成立的第26年,隆基绿能成立的第23年,正泰成立的第39年、晶澳科技成立的第18年,晶科能源成立的第17年.......光伏二十余年,上述这些老牌企业均经历过严峻的市场考验与一次次周期的洗礼,都已成为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优秀企业。用晶科李仙德的话说:“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在历经三年多的供应链博弈后,也就在疯狂的加速度垂直一体化之后,也在产业链价格狂跌的价格战背景下,朱共山、李振国、刘汉元、南存辉、高纪凡、靳保芳、沈浩平、瞿晓铧、曹仁贤等企业家领导下的产业巨头们,正展开新一轮的较量与竞争。

到底是专业化还是垂直一体化?2024年的四季报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未来的竞争还会在几家头部企业之间,业内的一体化企业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看好头部规模化的一体化企业2024年的发展。

晶科李仙德分析,专业化企业可能将面临客户丢失、产品销售不畅等现实挑战。光伏是一个竞争很充分的制造型行业,这里没有侥幸,市场竞争很现实。二线企业保持现金流、活下来很重要,不要去追逐没有利润的订单。

从光伏企业近150家上市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来看,过往三年里,营收、净利等各种核心经营数据的“集中度”仍是不降反升,通威、隆基、晶科、天合、晶澳、TCL中环等TOP10企业赚走了行业70%以上的利润。而从现金流,资金净值等“可持续”数据看,更是“强者恒强”。以下表格是2023上半年所有光伏上市企业核心经营数据前三甲,以及2022财年核心经营数据前三甲,以及相应的整体表现。

而从部分代表性企业2023年业绩预告来看,虽然去年四季度的整体利润“失速”,但龙头企业们的整体盈利规模和盈利能力依然在整个产业中必然还是占据最强竞争力。

从资金储备与现金流、资金净值等维度看,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末,118家可统计相关数据的光伏上市企业,合计拥有资金储备5036亿,其中排在前十的隆基、通威、天合、特变、晶科、大全等十家企业合计达2584亿元,占比超过51%;资金净值方面,几大巨头更是遥遥领先,仅隆基一家的资金净值就达417亿元。相反,彼时只有49家企业资金净值为正,其他69家企业的数据已是负数。

2024年初,有分析机构预测,2024年光伏安装量增长正值组件价格维持在纪录低点,一些制造商今年将亏本销售,鉴于成本压力,预测有三家中型制造商将因无法在当前环境下竞争而破产,特别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制造商难以维持盈利能力。

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光伏市场见底信号逐渐清晰,半年时间内,产业链多个环节从盈利高点到全线亏损,出清速度或超出市场预期,未来仍将看好龙头企业。

阶段性的绝对过剩已是事实

产业必然深度调整与洗牌


光伏产业链阶段性的绝对过剩已是事实。

虽说规划产能不等于实际产能,实际产能不等于有效产出,产量不等于销量。但新进入者众,扩产者众,资本助力者众,只要供应远远大于需求,那么如果不投产,意味着一些企业没有产出收入,怎么活,怎么发展?

注意到,市场大变局下,晶科、晶澳、天合、隆基等各大龙头亦成为扩产的主力。2023年以来,光伏TOP8光伏巨头宣布扩产投资已超3000亿。如今,巨大的市场预期和现实很可能的制约与困难,形成阶段性明显反差。企业战略和布局上的过分“乐观”,很可能导致一些未来的巨大困难。

以硅料为例,2022年,硅料价格继续呈现上涨姿态,连年的巨额利润再也挡不住投资者和企业的脚步。这一年硅料扩产情况几乎可以称得上壮观。伴随着新产能的不断投入,硅料环节刚摆脱产能不足的问题,加速进入了产能极度过剩的泥淖。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底多晶硅总产能将达到214万吨,同比增长82.9%;2023年硅料全年产出约13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6.29%,可支撑超过500GW的组件产出,较2023年330-350GW的装机预测明显过剩。

未来两年,产能过剩下的产业整合将是主旋律。根据彭博新能源预测,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约511GW,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727GW。PVInfolink则统计,到2024年,我国光伏主产业链中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均超1TW,此外主要辅材环节如玻璃、胶膜背板等供给也相对宽松。

这意味着,产业链企业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尤其在组件环节,据统计到2024年仅TOP 10企业组件总产能将近800GW,可充分满足500GW+的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将日益白热化。

时下,无论是政府资源,还是地方平台资源,亦或资本市场资源,都应该引导进入更具创新性和领先性的领域,而不应进入低效重复的领域,尤其是进入没有意义的同质化产能。

“产能的淘汰可能会比大家想象中更快。”李仙德对澎湃新闻表示,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2023年没有盈利的产能将不可持续,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将被快速淘汰。该过程一如2017-2018年单多晶切换时的情景,生产成本较高的多晶硅产能成为旧包袱之后被迅速挤出市场。

内卷升级已导致不同企业的开工率大幅拉开差距,部分二三线企业的开工率已降至20%-30%。光伏需要持续的生产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没有市场能力、没有持续开工能力的产能也在快速淘汰之列。此外,光伏行业需要持续不断推进效率提升,没有持续投入能力的企业和产能也将很快被淘汰掉。

原标题:​一边撤退,一边进场!光伏洗牌凛冬将至,谁先“胜出”?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黑鹰光伏,老杨说光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