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蓝海!龙头企业抢滩的海上光伏 有望撑起吉瓦级市场
日期:2024-01-0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nxinr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4年,亟待突破的光伏应用场景将有何创新?

记者关注到,近期海上光伏领域动态频繁。1月6日,晶澳科技发布针对海上光伏场景的两大系列N型组件新品。2023年12月,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2023年11月,全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启动运营。

光伏从陆上走向海上,背后逻辑与风电相同,在于土地资源对规模化发展的制约。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吉瓦级的场景,会是光伏行业的新蓝海吗?

“未来海上光伏的竞争格局或仍将以头部企业为主。”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总监张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上光伏无论对于电池还是材料的技术要求都更高,因而考验厂商的技术储备与开发能力。

龙头纷纷抢滩,海上会是光伏下一个蓝海吗

海上光伏再迎龙头布局。

1月6日,晶澳科技发布针对海上光伏场景的“湛蓝”与“耀蓝”两大系列N型组件新产品。

据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总监张军介绍,湛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小于10米或离海岸500米以内,地质稳定、水位变化较小的滩涂场地,采用桩基式安装方式;耀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大于10米的近海区域,采用漂浮式安装方式。这两个系列组件产品功率最高可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

在玻璃、胶膜、边框、接线盒等辅材的选用上,晶澳科技此次发布的海上光伏产品均针对海洋环境特点进行了选择。例如在海上漂浮应用场景中,海水经常会浸润组件,因此耀蓝系列采用了海上光伏专用高耐候双层镀膜玻璃。此种玻璃有着良好的膜层致密度和耐候性能,可以有效阻挡水汽,防止钠钙离子的析出,并有更强的耐碱和耐盐雾性能。

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晶澳科技海上光伏产品尺寸与现有陆上产品是一致的,即产线可以兼容,海上产品区别在于辅材差异。

晶澳科技此次推出的两款海上新品均为N型产品。记者关注到,此前数家厂商推出的海上光伏产品则选择了异质结路线。

例如华晟新能源在2023年5月发布了功率最高可达720W的异质结V-ocean海光组件。去年12月开工的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所用的光伏组件据介绍是中广核联合合作产业链共同研发的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海洋特殊环境的双面双玻高效单晶异质结组件。

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TOPCon技术在海洋场景的抗紫外与阻水方面更具优势,同时综合考虑设备投资成本以及组件整体成本,TOPCon路线性价比更优。

据张军透露,采用桩基式安装的湛蓝系列产品已获得订单,漂浮式产品整个行业在开始阶段,耀蓝系列产品正在与客户进行小规模的验证,同时已经有客户在向公司不断询单。

近期海上光伏发展提速明显。

2023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可以立体设权的用海类型海域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

2023年11月,由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烟台)有限公司与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同创建的全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在烟台启动运营。据悉该实证基地主要是试验各种海上光伏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包括验证海上光伏组件在海洋环境中能否长时间高效可靠运行,试验海上光伏漂浮式平台技术等。

据国信证券2023年12月研报,2023年年初以来我国海上光伏累计招标3.74GW,中标规模达到3.3GW。

有望撑起吉瓦级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光伏从陆上走向海上,与风电行业的发展逻辑相一致——当前可用于光伏装机的土地面积已大幅减少,土地资源正在成为制约光伏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面积宽广且日照充足的海域因其开发前景迅速进入从业者的视野。

海上光伏的市场潜力几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援引的专家观点显示,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理论上可开发海上光伏项目的海洋面积能达到约71万平方公里,可安装海上光伏超百GW。

与此同时,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光伏往往更接近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这使得电能更容易并网消耗,减少了长距离输电的损失和成本。此外,海上光伏的发电效益也十分明显。有业内人士认为,综合众多因素,当下海上光伏的投资已具备可观回报。

天合光能在上个月发布的海上光伏组件白皮书中提出,全球海上光伏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增长促进了度电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有利于更大规模的普及,形成增长闭环。未来的海上光伏将与水产养殖业、制氢等产业结合,实现价值最大化。漂浮式光伏不需要复杂耗时的基建,有利于项目快速施工,将会成为海上光伏的主流。

但海洋场景同样意味着更高的开发门槛。

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海洋环境恶劣,风暴、海浪、盐雾等地理气候条件都会对光伏组件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此适用于海上光伏的组件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耐候性。

经济性问题则是另一重挑战。

2023年11月,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MW海上光伏电站项目设计施工项目中标结果单价为2.19元/W;2023年12月,中广核宁德200MW海上光伏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报价单价为4.727元/W。相较当前陆上光伏项目约在1元/W的报价,海上光伏项目差距明显,降本或仍将是接来下的主要课题之一。

“未来海上光伏的竞争格局或仍将以头部企业为主。”张军表示,海上光伏无论对于电池还是材料的技术要求都更高,因而考验厂商的技术储备与开发能力。

原标题:新蓝海!龙头企业抢滩的海上光伏 有望撑起吉瓦级市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