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德国慕尼黑车展为什么在中国“香”起来
日期:2023-09-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当地时间9月4日,备受关注的2023慕尼黑车展拉开帷幕,并于9月5~10日面向公众开放。本届慕尼黑车展以“体验联动智慧出行”为主题,设置了未来出行、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三大主题板块,电动化、智慧出行趋势凸显。由于丰田、现代、通用汽车等一大批主流国际车企缺席,作为“东道主”的德国车企和不断拓展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成为撑起本届慕尼黑车展的“中坚力量”。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慕尼黑车展格外受到行业关注。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崛起及加速“出海”,像慕尼黑车展这样的国际知名车展成为中国企业“秀肌肉”的重要舞台。据统计,此次出征慕尼黑车展的中国企业有70家,除了比亚迪、上汽名爵、东风风行、小鹏、零跑等整车企业,还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亿咖通、轻舟智航等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公司踊跃参展。

01

德国车企捍卫主场尊严 供应商新旧势力齐出动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慕尼黑车展的官方正式名称是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一向被视为“汽车界奥运会”,此前长期在德国城市法兰克福举办,因此被业内称为“法兰克福车展”,后于2021年迁至慕尼黑,官方名称也由IAA改为IAA Mobility,强调“大出行概念”,业内也根据举办地将其简称为“慕尼黑车展”。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从法兰克福到慕尼黑,这个德国乃至欧洲最大车展的整车企业参展阵容大幅“缩水”。德国本土车企捍卫了“主场作战”的尊严,大众集团、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都打出了强力“电动牌”,而美国、日韩跨国车企,例如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起亚、通用汽车均不见踪影。至于欧洲本土巨头Stellantis集团,旗下只有欧宝品牌现身。迈凯伦、法拉利等豪华品牌也纷纷缺席。

相比整车企业,参展的供应商新旧势力“多如牛毛”。不仅有博世、大陆集团、法雷奥、舍弗勒、采埃孚、佛瑞亚、博格华纳、电装等传统零部件巨头,还有宁德时代、三星SDI等电池厂商,以及高通、英伟达、英特尔、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一道展示它们的最新技术成果。从展品来看,以电动汽车零部件、智能化产品为主。

从现场情况来看,慕尼黑车展继续成为德国汽车巨头的秀场。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宾利、MINI,以及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品牌携最新产品和技术盛装登场。这些车企的掌门人也都现身车展,表现出对慕尼黑车展的重视。

以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为例,旗下诸多品牌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大众品牌不仅带来了ID. GTI概念车,还有ID.4、ID.5、ID.7等电动车型,以及新一代帕萨特、途观等高能效的燃油车型;奥迪携Q6 e-tron亮相;保时捷则在旗下经典车型911诞生60周年之际,推出911 S/T特别版车型。

宝马带来了5系插混版、i7 Protection等新车,首发亮相的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引起高度关注,量产版车型将于2025年面世;MINI品牌带来了全新纯电动Cooper和Countryman 车型。而宝马的老对手梅赛德斯-奔驰携全新CLA概念车首发亮相,这是基于奔驰全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打造的首款电动汽车,WLTP工况下的续驶里程超过750公里,配备800V快充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罕见地亮相慕尼黑车展,并带来了新款Model 3车型。

对于慕尼黑车展主办方而言,最“捧场”的外国参展商,非中国企业莫属。比亚迪、上汽名爵、东风风行、零跑、小鹏、阿维塔等车企的现身,让世界各国媒体对于慕尼黑车展的关注度大增。《欧洲汽车新闻》报道称:“欧洲最重要的车展让人们深入了解欧洲老牌车企该如何应对来自中国比亚迪、美国特斯拉等对手日益增长的竞争威胁。”

02

“出海”乘风破浪 中国军团“秀肌肉”

根据主办方的统计,本届车展约有4成参展商来自亚洲,且与2021年相比,今年与会的中国企业数量近乎翻番。其中,整车企业有比亚迪、上汽名爵、东风风行、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赛力斯、阿维塔等,动力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孚能科技等。此外,亿咖通、黑芝麻、轻舟智航、禾赛科技、商汤绝影等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为何要飞赴慕尼黑参展,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在一次直播活动中这样说道:“在慕尼黑车展,除了宣告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会销售新车之外,对于自主品牌,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来说,通过这一国际舞台来展现我们的技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零跑汽车的想法,与很多中国企业“不谋而合”。在中国车企广泛进军欧洲的大背景下,慕尼黑车展被视为展示新品和前沿技术的“绝佳舞台”。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6.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12.7%,为中国跃升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立下“汗马功劳”。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加速,欧洲成为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比亚迪、上汽名爵、蔚来、零跑为代表的中国车企,纷纷瞄准了欧洲市场。

在本届车展上,比亚迪携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元PLUS(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汉以及腾势D9亮相。其中,海豹在车展期间宣布在欧洲上市,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和44900欧元。

与刚刚开始在欧洲乘用车市场展开攻势的比亚迪相比,目前,拥有英伦背景的名爵品牌在欧洲的销量还是较为亮眼的。今年上半年,名爵在欧洲售出约10万辆汽车。本届车展,名爵带来了全新纯电动敞篷跑车——Cyberster,以及MG4 Electric XPOWER和MG Marvel R。此外,东风风行也携旗下全新新能源阵容——全新混动U-TOUR V9旗舰MPV、雷霆、游艇以及T5共4款车型在车展亮相。

阿维塔、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也备受关注。其中,电动轿跑阿维塔12在车展首发亮相,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明年进入国际市场;小鹏汽车也携国际版 P7i、G9两款车型亮相,并宣布将于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零跑则发布了LEAP 3.0“四叶草”架构,同时首秀的还有零跑的首款全球化车型C10。

除了整车企业外,中国汽车配套产业链企业也在加速“出海”。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厂商在车展上展示了各自在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方面的前瞻技术。多家智能软硬件供应商也展示了各自的最新技术,例如,轻舟智航展示了软硬一体“高速+城市”NOA高阶辅助驾驶方案“轻舟乘风”;亿咖通带来了马卡鲁沉浸式数字座舱;黑芝麻重点展示了华山系列高算力智驾芯片、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等产品。

03

品牌认知度不足 扎实推进本土化

随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包括整车、技术、品牌、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全产业链的“出海”。尤其是欧盟通过2035年“禁燃令”后,欧洲汽车市场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中国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不过,中国品牌要想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一些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包括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固有印象、向海外出口的高昂成本以及一些潜在的贸易壁垒和风险。其中,品牌知名度不足可能是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英国民调机构YouGov此前的调查,目前大多数欧洲消费者并不是很了解中国汽车品牌。

具体来看,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中,只有名爵冲进前十;上半年欧洲整体车市销量排行榜中,名爵MG4和极星2分别位居第8名和第18名。而不管是名爵还是极星,实际上早就在欧洲有了一定的基础。名爵原本是上汽收购的英国品牌,极星则有沃尔沃的背书。

尽管传统国际车展式微,但对于加速“出海”的中国品牌而言,参展有助于提升其品牌力及认知度。尤其是慕尼黑车展、巴黎车展这样的欧洲顶级车展,仍是欧洲普通消费者集中刷新对汽车产品认知的绝佳场合。而亟需在欧洲市场“刷脸”的中国品牌,“创造机会也要上”。

当然,建立品牌认知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当前阶段,不少品牌选择与当地经销商集团合作,以实现产品快速上市。在慕尼黑车展中国媒体专场沟通会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在欧洲的经销商数量将达到200家。

与此同时,建立直营体验店也是中国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青睐的做法。蔚来、小鹏、极氪、领克等都在不少欧洲国家有相应布局。此外,蔚来还在欧洲推进换电站网络建设,目前已在欧洲布局了20多座换电站。而比亚迪则携手壳牌,共同为比亚迪在欧洲的客户开发车队解决方案和专属充电服务。

目前,中国品牌主要以进口的方式登陆欧洲市场,物流是较大的挑战。为此,比亚迪、上汽等车企甚至选择买船“出海”。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约35万辆。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重点国际市场可能不会长期允许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批量出口。有消息称,欧盟正在研判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发起“双反”调查,借此对中国新能源车征收额外关税。因此,中国车企必须深入实施海外本地化战略,构建海外全产业链。

李云飞透露,首个比亚迪欧洲整车工厂选址将在今年年内确定。而上汽此前也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工作。未来,上汽名爵将在欧洲工厂投产更多全球车型。

再看中国零部件企业,尤其是电池厂商,为了就近配套跨国车企客户,它们在欧洲建厂的步伐更快一些,例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欣旺达等都已经或计划在欧洲建厂。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挑战无处不在,且会长期存在,日韩车企也是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在欧洲市场站稳脚。面对挑战,中国品牌选择了迎难而上,拥抱竞争,这也是多家中国企业积极参加慕尼黑车展的用意所在。通过拓宽欧洲本土化合作,进而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中国品牌在欧洲的本土化也在加速推进。

04

携手,而不是“脱钩” 良性竞合共促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就像当年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被戏称为“狼来了”一样,此时此刻,欧洲汽车行业对于中国品牌强势进军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在车展前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这样写道:“中国已将目光投向欧洲市场,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知的欧洲汽车工业面貌。”

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认为,中国车企正在借助慕尼黑车展对欧洲市场发起攻势。对于本届车展,杜登霍夫使用了“转折点”一词,称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来说,欧洲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但对于德国厂商来说,“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在车展上,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对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技术的速度印象深刻。谈及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时,他说,大众正致力于提升集团旗下电动汽车的规模效应。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则指出,必须缩小与中国厂商在成本上的差距。

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及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确令欧洲汽车行业深有感触。多位欧洲车企高管直言,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与之合作是缩小差距的最快方法。就在今年7月底,大众与小鹏敲定合作,寻求优势互补。在车展现场,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表示,中国电动车企让德国同行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德国车企已经表现出“有史以来最坚定的变革决心”,要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约根·明德尔强调,竞争有助于商业的创新和进步,4月的上海车展让他看到了创新的“焰火”。展望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和德国汽车工业携手共进、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作为慕尼黑车展的一部分,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9月6日在慕尼黑举办,中德两国业界代表在会上也呼吁加强两国汽车领域合作,共同把握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机遇,实现共赢发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今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举行,这对两国合作是一个重要信号,“德中两国‘脱钩’行不通”。德国三大车企——大众、宝马、奔驰的掌门人也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会上表示,希望与海外汽车厂商继续合作,推进产业转型。

过去几十年间,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实现了技术、市场、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而今,无论是中国汽车品牌还是传统欧洲车企,都需要在时代巨变中经历多重考验。竞争的升级,给中国和德国企业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化解压力的更好办法,不是“脱钩”和对立,而是更紧密的合作。

这也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在9月5日参观慕尼黑车展时传递的信号。他认为,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国车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

原标题:德国慕尼黑车展为什么在中国“香”起来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汽车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