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鼓励清洁取暖、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推动公共机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日期:2023-07-2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dingshu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机关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公共机构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工作方案》,介绍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请问山东公共机构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胡伟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作方案》准确把握全面节约战略的深刻内涵,统筹推进节能、节粮、节材等节约行动,推动各类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重点推进能源节约。坚持把节约能源贯穿于公共机构运行全过程、各环节,放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优先位置。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加强调度督导,确保完成能源消费双控目标。认真抓好电、油、气等能源节约管理,紧盯重点用能领域、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部位,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和能耗监测,开展能源审计,推动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电梯、供暖、制冷等用能系统设备节能改造,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反食品浪费法》《山东省反食品浪费规定》要求,将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体系和节约型机关创建内容,全面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抽查评估,通报评估结果。督导各级食堂落实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

三是扎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带动公共机构全面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组织“垃圾分类课堂”进机关、进校园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持续推行绿色办公,倡导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健全完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家具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推广应用“全省废旧商品回收管理信息平台”和“废旧商品及时收”微信小程序,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不断提升废旧物品处置专业化水平。

记者:

应用市场机制是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有效手段,山东公共机构在应用市场机制方面进展如何,有何打算?

王守波:

公共机构数量多、建筑面积体量大、能效水平参差不齐,仅靠投入财政资金开展节能改造难以为继,也不符合市场经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是解决节能改造资金投入不足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能源资源保障支出;有利于引入节能专业化服务,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山东公共机构积极应用市场化机制,创新形成集中统一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章丘模式”,通过开展试点、召开现场会、编印典型案例等方式在全省大力推广。各市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统一组织、分类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简化程序,破除制约瓶颈,完善配套制度和激励措施,发挥试点项目带动作用,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为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重要形式。“十四五”以来,全省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11个,引入社会资金5.2亿元。

去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对能源费用托管这一比较适合公共机构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案,明确了操作流程。在全面总结山东经验做法基础上,借鉴国家部委文件精神,结合山东实际,省机关事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等5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经省政府同意,于今年6月20日印发施行,为山东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中的助推作用,加快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落地落实。一是加强政策解读。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解读《办法》编制的背景、思路和主要内容,营造贯彻实施的良好氛围。二是实施试点项目。积极搭建公共机构与节能服务企业沟通桥梁,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项目,通过观摩学习、推介案例等方式,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省公共机构全面铺开。三是加强监管。组织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考核评估,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完成节能指标、实施必要改造等内容,确保取得节能降碳实效。

记者:

《工作方案》将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程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请问在推动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胡伟政:

能源消费是公共机构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结合山东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快公共机构煤炭减量步伐,持续推进公共机构清洁取暖,实施“煤改电”等改造,逐步淘汰燃煤锅炉,鼓励公共机构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热泵技术,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到2025年,全省公共机构煤炭消费占比控制在5%以内,实现县城以上区域公共机构清洁取暖全覆盖。

二是积极开展电能替代。推动公共机构供暖系统、制冷系统、蒸汽系统等用能终端实施电气化改造,以电力替代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直接燃烧和利用,提高办公、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逐步以高效电磁灶具替代燃气、液化石油气灶具,探索建设全电厨房。到2030年,公共机构建筑电气化比例达到30%,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65%。

三是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组织公共机构积极参与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试点示范,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安装光伏发电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

四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公务用车,持续提升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到2025年,除特殊工作要求外,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一律采购新能源汽车。通过租赁社会车辆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优先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公共机构内部停车场要配建相应比例的充电设施设备,鼓励与社会共建共用充电基础设施。

记者:

最近这几年,山东教育系统在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邢顺峰:

近年来,省教育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充分发挥学校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窗口作用,努力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开展了节水型高校建设和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面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省教育厅按照《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落实节水优先、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方针,配合省节水办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全省教育系统深化节水教育宣传,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节点广泛进行节水宣传,进一步增强在校师生节水意识。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用水管理,按标准配备用水分级计量设施,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及时更换国家明令禁止或已淘汰的用水设备、器具,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有效控制用水总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目前,全省高校已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建成76所节水型高校,节水型高校建成率达到46%。

二、积极创建绿色学校。2021年,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制定《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将节能工作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绿色管理制度、参与绿色实践活动和科技发明创造、垃圾分类管理、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和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等内容纳入到绿色学校创建标准体系中。全省学校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国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建设绿色环保校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帮助师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绿色创新研究,推动生态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目前,全省已建成9741所绿色学校,占全省学校总数的69%。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以理念构建和习惯养成为重点,鼓励学校探索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加快生态文明知识普及。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环境志愿者等社会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加快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有效控制用水总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组织全省大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育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绿色校园文化,将绿色学校创建与学校全面发展结合起来,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绿色学校覆盖率达到80%。还将积极探索推广终端用能电气化、利用学校校舍屋顶适宜空间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在促进碳达峰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鼓励清洁取暖、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推动公共机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