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拓展新空间 废弃土地加速新生
日期:2023-07-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oumingzh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因势利导研究利用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把受污染的土地用起来——日前,生态环境部就《关于促进土壤污染绿色低碳风险管控和修复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因势利导研究利用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采煤沉陷区——

新能源开发建设已探索多年


其实,对于废弃矿山和采煤沉陷区的利用,在我国新能源开发,特别是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早有尝试。

早在2015年,国家能源局便提出实施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当年6月,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领跑者基地正式获批,成为“领跑者”计划首个获批的示范项目,基地总装机容量3吉瓦,已于2016年6月30日前全部并网发电。

随着首批光伏“领跑者”项目的成功实践,“光伏+采煤塌陷区治理”的模式也在后续项目开发中得以推广。在第二批550万千瓦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中,利用采煤沉陷区地块的项目规模高达450万千瓦。

当前正在火热推进的风光大基地项目中也不乏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利用。据悉,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划了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装机共2.84亿千瓦,其中,采煤沉陷区规划约0.37亿千瓦。

有行业专家坦言,“近年来,我国在利用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开发新能源项目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要把生态治理、农业种植、投资收益、景观打造等方方面面因素兼顾统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封场垃圾填埋场——

解决土地沉降问题是关键


与采煤沉陷区地块利用不同,对于已封场垃圾填埋场的利用,新能源开发项目在国内尚不多见。

“我们当时也是费尽心思找了很多设计院,但在这方面有工程经验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确实不多。”作为南昌公用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车博之全程参与了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这座利用已封场的麦园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装机容量5.8兆瓦,以自发自用为主。

据悉,在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当地居民对于麦园垃圾填埋场臭味扰民问题多有投诉。“这个垃圾填埋场此前远离市区、少有居民,但近年来随着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升,人口密度也在增大。政府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这样的民生问题,所以便对麦园垃圾填埋场实行了提前封场。”车博之表示,但封场之后该如何对地块进行再利用,当地主管部门也着实下一番深思熟虑的工夫。

“与常规土地相比,虽然已经封场,但垃圾填埋场的地面土地沉降问题始终难以避免。要进行电站建设,设计阵列、打桩施工都面临着很大的技术挑战。”在车博之看来,这也是此类项目相对少见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土地沉降带来的工程风险,要靠出色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支撑,其中也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投入。要在其中找到盈利平衡点,才能让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车博之表示,目前5.8兆瓦自发自用的小规模开发尚处于尝试阶段。“但要建设更大规模的商业化电站,一方面还需要时间让地下的垃圾继续沉降,地块结构才会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组件等主要产品价格的下行,光伏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我们也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相应的设计和技术提升上。”

污染地块——

开发前需关注土地的“快速修复”


同样,在污染地块的使用上,当前,新能源开发也不占主流。

正泰新能源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王荃介绍,利用工业污染土地重新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与绿地项目的概念对应,这样的开发模式在当地被称为“棕地项目”(Brownfield Project)。“正泰新能源团队在荷兰建成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棕地项目’。项目所在地原属工业用地,因严重污染而空置多年。我们利用这块土地建设了15.5兆瓦的光伏电站,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重新利用,也给土地赋予了全新价值。”

纵观全球市场,王荃表示,多国政府对于污染地块的再利用都持支持态度。“光伏项目占地面积大,经过多年发展,许多条件相对较好的土地已得到较好利用,而利用闲置的污染地块可以在不影响整体农业耕种总量的情况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国土面积有限的国家。原本政府机构需要一笔额外支出来治理受污染土地,现在利用市场化手段,把治理成本导入项目建设成本中,减轻了财政负担,实现了自然环境、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多赢。”

针对中国市场,王荃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强化,利用污染地块进行新能源项目开发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将污染地块重新利用,开发新能源项目,不仅有利于城市扩张和新区建设,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环境治理与资源利用的重构。同时,对于节约用地、带动周边区域性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都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王荃也提醒,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原工业用地所形成的污染地块在再开发之前,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治理修复。“目前主要是在开发利用时实施修复,允许修复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快速修复’也是污染地块修复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原标题:新能源拓展新空间 废弃土地加速新生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