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技术进入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日期:2023-06-2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yu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中国正积极探索以“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发展新范式。6月20日,在2023年第二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与会专家围绕“绿色发展新范式如何引导产业转型与增长”主题展开探讨。

关于中国的绿色转型之路,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正在面临发展路径的创新,要以更少的人均排放来实现相似的收入水平,达到可持续的发展;以较低的峰值水平、较短的平台期达到峰值,以较短的时间或者较快的速度达到碳中和。中国的发展路径需要创新,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

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前主席、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前主席阿代尔·特纳以线上方式参与论坛时称,“中国是电动汽车推广的世界领导者,电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也快速扩张,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认为,世界经济将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未来的技术研发和新技术逐渐进入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应当通过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等多方面措施,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行动将会使世界经济从能源的资源依赖型逐步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贺克斌表示,以资源量来看,以风、光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足以支撑或远远超过了实现碳中和全球所需新能源的量。虽然每个国家都拥有一定程度的风、光资源,但谁能更早、更好利用风、光,完全取决于谁能够抢先建成支撑大规模稳定使用这种新能源的技术体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认为,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新车市场和保有量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电动车已经带来了汽车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产业以及价值链的变革,也带动了产业间的融合。

兴业研究公司总裁助理、学术评审委员会副主席郑仁福表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隐忧不是过剩,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消纳问题,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平衡供给和需求并不容易,储能是实现电力有效供应的工具和手段,会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发展非常好的领域。

在转型与增长的“道路”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技术升级、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均为关键因素,这些将成为推动转型与增长的关键引擎,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自2020以来,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了10场。“能源中国”聚焦能源低碳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话题,旨在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能源发展及气候变化领域专家学者间高水平、深层次的跨界探讨与交流,推动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原标题:新技术进入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