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中广核大型光伏组件项目中标候选者名单英利赫然在列
日期:2016-02-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ev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密推光伏电站后巨亏

早于2009年3月,英利便以每千瓦时0.69元(行业成本价为每千瓦时2元)的“吐血价”,拿下当时国内最大的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对此,昔日光伏大佬施正荣等人均曾公开质疑苗连生刻意“搅局”。2012年,英利再次剑走偏锋,在宁夏中卫30兆瓦的并网光伏电站组件设备招标中,以低于当时业内平均价格(每瓦6元)的每瓦5.18元中标。

2013年,英利进行“二次创业”,苗连生自此开始驱车赴各地实地考察,以实施其“千亿决战下游光伏电站”战略。是年6月,英利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2亿元贷款。

记者梳理英利官网新闻发现,其光伏电站项目(光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增速于2013年和2015年。

2013年6月,英利在云南与曲靖市政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用3年时间建设3000兆瓦光伏电站。7月,英利与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签署2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框架协议。

2015年2月,英利年产300兆瓦的光伏完整产业链专用变电站项目竣工。6月,英利与山西同煤集团合作建设的朔州1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项目一期50兆瓦项目并网。

而据报道,截至2014年年底,英利共有分布式光伏电站699个,遍布全国22个省市。英利官网数据显示,至2015年6月,其优质电站(80% 以上为光伏地面电战)的海外储备项目为300兆瓦,国内储备项目更高达1600兆瓦(其中完工项目100兆瓦项、在建项目560兆瓦)。

低价杀入而后高调布局,英利在光伏电站的扩张,一如其此前在多晶硅项目上的强势而迅猛。但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却认为,英利此举令自己危机四伏。在他看来,中国光伏企业一直未能彻底明白的是,光伏电站不仅“不赚钱”,更导致资源“浪费”。

林伯强对记者分析道,一方面,作为新能源的最佳选择,国家及地方政府基于长远考量,一直在鼓励光伏电站建设。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光伏电站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318万千瓦(0.1万千瓦=1兆瓦),位居世界第一。

而另一方面,中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时代。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已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如此一来,林伯强直言,光伏企业为紧跟国家政策而密集上马光伏电站项目的结果,唯有亏损。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光伏电站的并网消纳率(即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输送出去并使用)由此前的60%下降至30%,弃光电量达18亿千瓦时。

同时,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对记者强调,因投资成本过高,光伏企业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来化解光伏电站的收益缺失,高负债率便成常态。英利便是其中典型。

英利绿色能源财报显示,在其2015年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21%之前,2011至2014年分别亏损26.95亿元、30亿元、19.44亿元和12.7亿元。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曾公开表态,英利现状背后,是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后,导致企业盲目做大而引发的困境。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网易财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