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三年蝉联榜首背后:海博思创深耕储能逾十年
日期:2023-04-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4月12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迎来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独角兽企业,海博思创作为接受调研的三家企业之一,向总理汇报了企业发展情况,介绍了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储能产品和应用案例。

海博思创走到聚光灯下,与储能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及其自身多年来的持续专注密不可分。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储能的市场需求正在释放。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2022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 GW/15.9 GWh,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倍,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倍,这也是中国新增装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

当下,储能赛道炙手可热。刚刚过去不久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3),盛况空前,300多家储能厂商同台竞技。

峰会上,海博思创再次登顶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国内市场出货量榜首,同时,获得“储能技术创新典范”和“储能卓越产品”两项大奖。

要知道,储能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海博思创之所以一路突围,走到舞台中心,背后是一个“孤勇者”苦心铸剑的故事,也是一个企业如何果断把握机遇的故事。

十年专注 一朝亮剑

在2023年度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上,海博思创的HyperSafe系列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荣获“储能技术创新典范”奖。

据了解,该产品由海博思创与其合作伙伴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联合研发。采用安全性能高的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应用海博思创自主研发的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模技术及储能管理系统,具备与多维感知技术相匹配的多重安全保护机制与智能联动技术,在电池安全、集成安全、管理安全等诸多方面保证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一直是悬在储能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众多行业参与者,无论是电芯巨头,还是专业系统集成商,都在尝试在安全控制上的突破。安全也是厂家最看重的产品策略之一。

目前来看,储能产业虽然格外火爆,但整体处于早期阶段,关于产品及概念的定义,仍是百家争鸣的时期。海博思创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概念突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

其创新能力,来源于创始团队超过15年的核心技术积累。回顾储能产业发展,海博思创是国内最早从事储能系统研发的企业之一。

2007年,在公司创立之前,创始人张剑辉及其团队就开始了电池管理系统芯片的研发工作。这是一支真正的技术专家型创业团队。张剑辉本人曾经任职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后供职于西门子(中国)智能电网集团,担任首席技术官。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舒鹏与钱昊分别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2011年,海博思创成立,业务聚焦于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产品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随后,公司先后中标国家电网梯次利用储能项目及南方电网移动式储能项目。

2014年以后,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风,海博思创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在东风汽车的新能源商用车上,成为东风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从单个项目落地,到业务放量,海博思创整整花了4年时间。截至2015年,海博思创做了多个微网储能项目,同时动力电池系统出货也超过5000套。

彼时,储能还是一个沉睡的市场,由于经济性问题,储能大多情况下应用在智能微电网中。事实上,目前国内的一些储能厂商,也大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路径,从微网涉足储能,完成了原始的技术积累。

新能源汽车放量,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储能的经济性得以提升。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新能源配储政策,进一步催化市场,储能市场走到了爆发的前夜。

在近十年的蛰伏中,海博思创夯实了储能产品最坚实的三个根基: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大规模制造及项目验证;三是储能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壮大朋友圈 打造“和”生态

2020年以来,在强制配储需求的推动下,储能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轨道。然而回望来路,储能行业曾经历多次浮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下发,新一轮电改拉开序幕,以工商业为代表的用户侧储能开始商业化落地。这一时期,海博思创在江苏地区落地用户侧储能项目。

2018年,电网侧储能兴起,成为拉动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引擎。当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首次突破GW级水平。

2019年,国网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控电网投资的通告》(简称“826号文件”),该文明确规定,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行业再度骤然降温。

行业浮沉摇摆中,海博思创始终坚持在储能赛道中探索创新。在坚实的技术产品力之外,善于广交朋友、建设生态,或是其高速发展的另一要诀。海博思创深谙“和”的智慧,和则赢、和则胜,这也正呼应了其一直强调的企业文化要素之一——“和畅”,体现了企业经营的哲学。

时间来到2021年,国内大部分省市提出新能源配储需求。同时,以山东、山西地区为代表,独立共享储能模型初现。

海博思创扩大朋友圈,与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联合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同年投建了宏储源格尔木100MW/200MWh储能电站,该项目是当时青海省容量最大的共享储能项目。

如今,随着电力市场的完善,工商业储能的市场空间正在重新被看见,成为下一个有望爆发的细分赛道。不同于大储投资运营商相对集中的情况,工商业的场景更加分散,地方厂商占据地利优势。

对此,海博思创已经开启新一轮战略布局。今年1月,其与能链智电旗下能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布局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3月,其与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华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随后,在ESIE 2023展期间,海博思创先后与兴储世纪、采日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旨在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实现市场更广层面的覆盖。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的数据,未来五年,受益于相关技术进步、投资成本下降、商业模式成熟,中国新型储能将继续高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超过50%;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138.4 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60.3%。

事实上,当下储能产业的竞争远甚于过往。2022年,在短短10个月间,储能行业涌现出的新企业已经近8000家。企业间的竞争从技术、产品的层面升级到全方位的竞争。

如何在这样的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考验着企业的真正实力与定力。从连续三年的行业排名榜首来看,海博思创做到了。

这家企业在市场拓展上表现出了足够的野心。而熟悉海博思创的业内人士透露,张剑辉和几位联合创始人为人从来都很低调务实,始终跟同事们奔走于一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创新”在技术产品上,“躬行”在为人做事上,一直是海博思创的文化风格。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龙头,却仍然保持着创业者的本色,这家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三年蝉联榜首背后:海博思创深耕储能逾十年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能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