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石敏俊:能源转型要先立后破 还要解决储能“卡脖子”问题
日期:2023-04-2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耗水平的持续降低,尤其是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还需继续在降低能耗上持续发力。为此,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专访了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探讨未来降低能耗的工作重点。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

提升工业终端用能能效和电气化率能降低单位GDP能耗

据悉,尽管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但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202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降至0.42吨标准煤/万元,较2020年降幅13.6%,实现国家规划目标;2030年降至0.35吨标准煤/万元,2050年降至0.25吨标准煤/万元左右。

据石敏俊介绍,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终端用能效率不高。在石敏俊看来,未来节能减排的重点是在工业领域,全面提升工业终端用能领域的能源效率和电气化率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过去工业在节能减排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电力部门的贡献尤为显著,但是还不够,未来节能减排工作有两大重点,一是窑炉、锅炉和电机的能效提升,另一个是终端用能电气化。”

能源转型的关键是用非化石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石敏俊认为,我国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有两个选择,“一条路径是通过能源转型,用非化石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然后再加上终端用能电气化,尽可能去减少碳排;另一条实施路径是做大做强碳中和能力,比如说碳汇、CCUS(碳捕获)技术等。我们国家目前采取的路径是前者。”

既然选择了能源转型作为碳中和的实施路径,那么接下来我们能源转型的主阵地在哪?

石敏俊介绍,能源转型的关键是用非化石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里头靠什么?“国家能源局预计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现在我们的水电量已经接近,没太大潜力了;核电方面,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 万千瓦左右,因为安全风险问题也不能搞太大;因此能源替代的潜力主要在于风光电。但因为风光电有间歇性,为了克服风光电的间歇性,一个办法是电网技术改进,比如智能电网技术、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把风光电跟储能结合起来,电多的时候把它储备起来,电不够的时候再把储能设施储备的电释放出来。所以储能技术非常重要。”石敏俊说。

储能成为“卡脖子”问题,如何解决

石敏俊表示,尽管大家都知道要大力发展风光电,但是储能却成了“卡脖子”问题,主要瓶颈在于储能成本太高,“目前风光电的发电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储能成本太高。储能成本如果能降下来,那么风光电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据悉,我国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个部分组成。在石敏俊看来,“现在用户侧储能不太容易做,主要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大多是分散的,主要还是靠发电侧储能和电网侧储能,两者相互配合。”石敏俊补充,“作为新型储能的重要类型,电化学储能成了关注重点。”

石敏俊强调,在能源转型上,还要强调先立后破,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好转型节奏,实现不同能源种类间的平稳过渡,“通俗来说,不能新的来了之前就把旧的丢掉了,旧的也不应该是简单丢掉,还要稳住。煤油气这三种能源我们要稳住,尤其是石油。我们的油和气都是不够的,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比较强,现在80%以上的石油依靠进口,气大约一半依靠进口,现在我们还在搞煤制油的技术研发,希望努力减轻对海外石油的依赖。”总的来说,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应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原标题: 石敏俊:能源转型要先立后破 还要解决储能“卡脖子”问题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新京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