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多个项目剑指百亿俱乐部,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迎来新变化
日期:2023-02-1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截至2022年底,长沙市共有产值“百亿级”工业企业19家,其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4家,其中3家分别为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数量位居前列,产业链也跃过千亿级大关。

根据长沙市去年发布的《关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长沙正力争将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之一。

其中,到2022年底,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到2023年,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建成2至3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聚区。


新项目延伸产业链高端

随着邦盛集团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全面投产和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即将投产,这两家企业离“百亿级”已经越来越近。

位于宁乡高新区的邦盛集团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于去年开始投运,计划在今年6月全面投产,项目一期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值约100亿元。

441.35米长,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这就是位于望城经开区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以下简称“德赛电芯”)电芯联合厂房,一个钢构“巨无霸”车间。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毕,有的开始进行测试。大家忙而不乱,为下个月的投产作最后准备。随着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的投产,新区储能材料产业也将实现从动力电池到“3C”电池比翼双飞的格局。

根据规划,德赛电芯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电芯封装业务加速聚集。

相关业内专家认为,德赛电池在长沙的新项目,不仅有利于长沙先进储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将吸引一大批优质研发设计企业、电力设备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电动汽车企业等向当地聚集,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增强本土储能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建设筑牢产业链基石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新项目开工,其中来自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的两家,有望成为“百亿级”潜力股。

作为新兴的储能材料产业集中地,在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内开工建设的金凯循环动力电池高端原材料产业园,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用地200亩,规划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并配套产出电池级磷酸铁,一期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去年4月份签约的鹏博新材料年产7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目前也在宁乡高新区抓紧建设。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单位产出高。据了解,项目100亩的用地达产以后可以实现100亿元产值、4亿元税收,亩均税收可达400万元。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链上产业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据统计,湖南湘江新区以先进储能材料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就有22个,总投资96.2亿元。

新签约填补产业链空白

元旦前夕签约的宁乡高新区牛晶科技年产5GW光伏高效组件和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将在当地打造光能、氢能一体化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光伏产业园,年产5GW太阳能组件,全部满产后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值得指出的是,该项目由深耕新能源行业多年的多位投资商共同组建,其中涵盖光伏组件材料供应商、生产设备制造商、终端销售服务商,多链协同,市场能力强;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均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在A级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上进行自主研发的镀膜技术,最高转化效率达到26%,领先行业水平。

原标题:多个项目剑指百亿俱乐部,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迎来新变化
 
相关阅读: 储能材料 光伏组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