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度”
日期:2023-02-0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3年开年,钠离子电池动态不断,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大幅提速。

综合近年来的钠离子产业化进程来看,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正在加速完善;入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钠离子产业化瓶颈不断突破。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按照当前的企业布局估算,钠离子电池企业将在2024~2025年加速发力,预计在2026年将占储能领域10%市场份额。

2023开年钠电池提速

2022年12月,钠电新势力头部企业——众钠能源完成由昆仑资本领投的Pre-A轮融资,苏高新创投、清研资本及东泽产业资本参与跟投。这也是该公司继3月完成由碧桂园创投领投的战略融资后,一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年度累计融资额近两亿元。

延续2022年末的火爆,众多钠电池产业链企业在2023年开年提速明显。

成立于2022年9月的启钠新能源于日前(2023年1月中下旬)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主要用于量产产线建设,预计2023年当年实现产线投产及市场销售。据悉,启钠新能源自主研发的聚阴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首圈库伦效率大于 90%,1C 条件下比容量达到 100mAh/g,10C 条件下循环 2000 圈后容量衰减小于 15%。

近日,前身为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的“储能新贵”——普利特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近期与中科海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展开合作,共同实施产品开发过程,尽快推动钠离子电池产品的量产落地,并且重点面向户用储能、备用电源、特种车辆等目标市场和共同导入核心客户应用。

1月30日,据PCB企业科翔股份公告信息所示,2023年其将控股富骅新能源,而富骅新能源拟规划建设5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其中2条生产线由原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线改造完成,3条生产线为新建投入,规划产能年生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根据市场需求情况,2024年富骅新能源计划进一步增5条生产线,达10条生产线,规划产能年产15000吨左右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美联新材也于1月3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美彩新材拟投资生产的普鲁士蓝(白)适用于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1月12日,星恒电源发布具有超长寿命、超快充电、超远续航、超准显示、超级安全、超高性价比等优势的星恒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超钠F1”发。星恒已掌握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专利,已获得5篇授权、16篇实审专利技术,拥有钠电自主知识产权。

钠电材料产业链完善与电池企业扩产共振,正加速推动钠电产业化进程。

超40家企业获融资

钠离子电池被储能业界看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锂矿作为贵金属矿产储量有限,再加上疫情、全球政治等因素影响导致的锂价猛涨。

作为新能源体系中最重要的原材料,过于单一的供应会对市场及行业的发展带来隐患,从近年来多家国内锂离子电池厂商和汽车厂商在海外“抢锂”就可见一斑,因此不少企业开始提前布局钠离子电池。

二是高速膨胀的储能需求,而市场上锂离子电池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在加剧。行业人士就曾对高工储能表示,如果锂电池一直供不应求,储能行业只能另寻“出路”。

三是来自钠电本身,及与当前储能政策及标准的适配性。

相较于锂电池,钠电池成本优势显著,尤其在锂价高位震荡时,有望加速渗透。此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同,可与锂电池共用产线。尽管目前电池企业正忙于为动力和储能领域赶产能,并无多余产线给钠电来发展。但这也是一个让更多企业不愿在钠电研究或者储备方面掉队的“理由”。

钠离子电池的理论成本更低,工作温度更宽,性能与储能环境更为匹配。其能在-20℃下容量保持率大于88%,这意味着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能有效解决高寒地区储能电站效率低下的问题。

而钠离子电池性能与现行的储能系统标准的要求有更高的适配性。通常,大型储能系统对用于储能的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对安全性及经济性要求更高,因此,储能系统或将成为钠电池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

此外,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具有的宽温区特性,使得以钠离子电池为基础构建的储能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效提高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这种背景下,钠离子电池自然而然迅速脱颖而出,不仅得到了产业链的关注,更得到资本的青睐。

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鹏辉能源、欣旺达、巨湾技研、众钠能源、精工电子、启钠新能源等40家布局钠离子的企业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融资。

钠电产业元年加速到来

目前国内布局钠离子电池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业公司,以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众钠能源、启钠新能源等为主,另一类则是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及上游原料生产的老牌供应商,以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欣旺达、容百科技等为代表。

在钠电池的市场动态上,不得不提宁德时代。其在2021年7月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在同年8月取得了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在内的钠离子电池专利。其160Wh/kg 的能量密度号称当前世界最高。宁德时代擘画的钠离子电池蓝图也不断吸引着新的入局者。

亿纬锂能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第一代大圆柱钠离子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为135Wh/kg,循环次数达到2500次。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40-160Wh/kg,并实现万次循环,成本能够降到0.2元/Wh的水平。

蜂巢能源2022年12月22日公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原型样件已经完成开发,能量密度110Wh/kg。公司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正在开发,预计2023年一季度完成设计定型,能量密度为135Wh/kg;2023四季度计划完成160Wh/kg的钠离子电池开发,预计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

中科海钠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钠离子电池的全能供应商,在正极、负极、电解液、电池pack生产等方面都进行了布局,一旦产能释放,将会是钠电领域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2022年9月30日,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达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运。

众钠能源的钠电探索之路始于2020年,基于对动力及储能市场的调研,团队认为钠电池将在新能源赛道中赢得一席之地。此后,众钠能源便聚焦硫酸铁钠路线,产业化进程连连取得进展。在钠电池性能上,众钠能源已实现实验室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工程电芯120wh/kg,兼具极佳的高低温及倍率性能,公司已实现首批钠电储能模组和低速两轮车PACK下线。

而2018年成立的钠创新能源,主要业务则集中在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电解液的研发生产方面,并计划在今年实现3000吨正极材料和5000吨电解液的投产,并在未来的3-5年内,分期建设8万吨正极材料和配套电解液生产线。

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正在加速到来。

钠电距离大规模运用还有多远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对全国主要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企业、配套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负极材料仍是制约钠电池产业化的关键一环。

GGII调研显示,尽管目前国内硬碳负极材料性能相对弱一些,但是国内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再加上国内企业更贴近客户,国内企业有望加速硬碳产品技术研发,国内硬碳产品性能有望追上国外硬碳产品性能。

此外,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不确定性,目前的试验生产成本非常高。加之钠离子电池处于发展初期,设备工艺不成熟、生产设备不完善、产业链不完善,成本目前预计0.8-0.9元/Wh以上,相比锂电池尚不具备性价比优势。

“钠离子电池暂时难以用到动力电池领域,储能方面与磷酸铁锂还有很大差距。成本方面,确实少了40%。但循环次数少一大半,废品回收上没有价值,又要付出成本,储能上打不赢磷酸铁锂。”有观点如是认为。

另外,锂离子电池已经在通过CTP、CTC技术取消电池pack来降低电池成本了,这一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储能电站中,来降低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

总体而言,相对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体系和性能,在钠离子电池还没实现量产的市场状态,现阶段下游客户似乎没有主动选择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动力。

GGII认为,随着硬碳负极材料成本逐步下降,技术不断发展,有望促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钠离子电池2023年有望迎来GWh级出货。

原标题: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度”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高工储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