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许开华以人为本拓荒“城市矿山”21载 豪赌动力电池回收缔造410亿市值格林美
日期:2022-11-1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大学教授靠着“捡破烂”打造上市公司,这样传奇的经历,发生在湖北荆州人许开华的身上。

许开华有着让人过目难忘的外表——一对飞入鬓角的张飞眉,说话时神采飞扬;浑圆的头颅,颇有弥勒之态。就是这样一个人,曾是一名大学教授,如今更是首位“城市矿山”开拓者、动力电池回收龙头企业格林美的创始人。

21年前,许开华受山本良一“环境立国”理念触动,毅然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选择下海创业,为国内资源配置难题献力。21年后,当初的绿色环境材料研究孵化中心已经成为行业中赫赫有名的龙头企业,坐拥410亿元市值。

如今,许开华的愿望是将格林美继续做大,持续打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根据格林美计划,到2026年,其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30万吨的规模。

大学教授下海创业

有别于大多数成功人士致富的发家初心,驱使着许开华创业的源动力,是一股“以人为本”的理想化情怀。

1966年,许开华出生于湖北荆州。凭借勤耕不辍的学习精神,他成功考取后来在新能源行业中闪烁着传奇色彩的院校——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为何“传奇”?除了许开华,比亚迪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容百科技实控人白厚善、动力电池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等,均来自中南大学,产销规模全球第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杉杉股份,一部分技术亦来自于中南大学团队。

因此,在业内,中南大学也有着新能源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彼时,刚从“黄埔军校”毕业的许开华还没有太多想法,顺其自然的,他选择了留校任教,成为了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而一次访日经历,改变了他的观念,也成为他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节点。

2000年,作为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许开华代表学校赴日本访问研究。在东京大学,他结识了日本知名教授山本良一。

作为日本“环境立国”的倡导人之一,山本良一认为地球是有承载极限的,这个极限不是人与物,而是环境。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地球上所有的人、动植物都将难逃灭亡的命运。

这个观点令许开华触动极深,同时他也发现,日本许多做冶金研究的同行,也身兼再生资源的研究。而当时的中国,冶金产业不断发展,资源再生却并未受到重视。

许开华立刻想到,中国需要一种循环的模式,这样才能解决不平衡的资源配置问题。

与所有成功之人相同,许开华也有着极为强大的行动力与执行力,一年后访问结束,许开华立刻回国,辞去了安稳的教师一职,开始下海创业。

2001年,许开华带领团队南下深圳,并创立绿色环境材料研究孵化中心,并以“格林美GEM”命名。而这三个字母,正是“Green Eco-Maunfacture(绿色环保制造)”的缩写。

技术攻坚打破垄断

虽然在如今“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资源再利用在人们看来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20年前的中国,这曾是一片几乎空白的领域。

放弃原本安稳的工作、选择下海创业,无疑是一场豪赌,但许开华似乎胸有成竹。不过,作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也曾经历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

和许多大学教授下海创业一样,创业初期,许开华也以技术起家。其锚定废旧电池和钴镍废物的回收利用,作为攻坚方向。然而当时,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超细钴镍粉体的技术,只被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所掌握。

为了打破技术垄断,许开华必须投入大量成本进行研发。公司初期也度过了一段捉襟见肘的贫穷时光。据许开华回忆,那时实验室一年电费就需消耗数十万,交不起只能先拖欠着,员工工资三五个月发一次也是常有的事。

熬到了2004年,许开华团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突破了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末的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许开华眼光的长远也得到了证明——2005年,国务院、发改委有关“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意见、法规相继出台。格林美成为国内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在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加码之下,格林美做得越来越好,2007年,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分别高达111.73%、201.46%。

2010年,格林美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此后,许开华开始加速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

2012年12月,格林美收购凯力克股权,借此完善钴产品线,打通废旧电池、报废电池材料到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的循环产业链,正式切入动力电池前驱体业务。

2016年,格林美联手三星、ATL等国际知名企业,构建“电池回收—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汽车再装备”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至此,格林美逐渐形成了“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的业务模式。

迎动力电池退役潮机遇

借力资本市场,许开华带领格林美不断加快扩张步伐。

截至2021年末,格林美在国内建成十六大循环产业园,覆盖11个省和直辖市。公司还在南非、韩国、印尼等地成功落地“城市矿山”业务,年处理废弃物总量500万吨以上,循环再造钴、镍、铜、钨、金、银、钯、铑、锗、稀土等30余种稀缺资源以及超细粉体材料、动力电池原料和动力电池材料等多种高技术产品。

今年来,随着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格林美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7.54亿元、94.24亿元、75.18亿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54.18%、71.13%、75.57%;同期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12亿元、55.71亿元、34.02亿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45.82%、28.87%、24.43%。

2022年1—9月,格林美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

业绩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净利润10.06亿元,已双双超越2021年全年业绩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在近日的投资者调研报告中,格林美还表示,公司今年三元正极材料预计出货1.2万吨左右,三元前驱体预计出货量15—16万吨。2026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计划达到50万吨。

动力电池回收方面,公司今年预计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包(不含废料)2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以上,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30万吨的规模。

截至2022年11月11日收盘,格林美报收7.99元/股,市值达410亿元。

原标题: 许开华以人为本拓荒“城市矿山”21载 豪赌动力电池回收缔造410亿市值格林美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长江商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