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跨界的集成创新:农业风电光伏互补 实现新能源+新模式
日期:2015-10-2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ev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同一片土地,既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用来种水果

10月28日,盐边县大面山红河风电场,16台2兆瓦风力发电机在呼呼运转。“远看转得慢,但是风电叶片叶尖的运行速度相当于高铁的速度。”能投风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距离风机不远,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空隙之间,或成片种植着小白菜、或间隔种植着已经成活的芒果树苗和火龙果树苗。

“新能源+”如何加?

风电与光伏互补,同时发展农业

一组数据显出四川省新能源发展的迅猛态势:四川省风电装机43.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7.5万千瓦,到年底有望分别达到100万千瓦、50万千瓦。“四川省也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的相关目标任务。”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吴建中说。

布局新能源,企业积极抢滩。能投集团董事长郭勇介绍,目前该集团已经获得超过200万千瓦的风电资源和40万千瓦的光伏资源。在已建项目和核准项目的基础上,集团正在对37万千瓦风电和6.4万千瓦的光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核准。”

一边是快速发展,另一边则是尴尬。以光伏发电为例,除了白天发电这一明显局限之外,能量密度也不够高。据测算,每1万千瓦光伏装机就要占用300多亩土地,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低。风电主要在夜间发电,而此时则为用电的低谷,蓄电、储电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如何解决?与会嘉宾屡屡提及一个新词——“新能源+”。在能投风电公司董事长李昌伟看来,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新能源之间的互补,比如风电与光伏的互补,就能在白天、晚上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共用一个系统,也能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人力、管理成本等。

其二则是新能源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发展。目前业内探讨最多的,就是土地用得较多的太阳能与农业的发展。“这样的尝试,云南、浙江、江苏等地都在进行。”吴建中提出,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推广有哪些难题?

风大太阳大地区缺水,缺跨界人才


“目前,我们已经在光伏电站空白区域,平整出25亩土地进行生态农业种植,20来亩种了芒果和火龙果,用了两亩多来种蔬菜。”能投盐边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吴平介绍,在风电和太阳能互补发电之外,“农风光”试验项目的农业进展也不错。

对此,吴建中有科学的解释:“太阳能薄膜电池、多晶硅板可以减少阳光的过度照射,改善阳光的积热效应,也就是说种在板子下的农作物一样可以很好生长。”光伏与农业结合,他还给出建议,目前沿海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建设光伏大棚,利用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等搭建光伏大棚,发展设施农业。

迈出四川省“农风光”互补第一步,但是要大规模推广,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难题。

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源。风电、光伏能源丰富的地区,大多在高山和荒地,缺水是常态。吴平介绍,目前“农风光”互补试验项目的农业种植用水,就是项目从村里层层提灌来的水。“由于采用了喷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加上目前规模也不大,每四五天浇一次水,用水都在10立方米以内。一旦规模扩大,水就是横亘在现实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也有专家提出,可结合当地农业园区规划、小农水设施、选择耐旱经济植物等方法来缓解问题。

人才同样是一大困扰。“‘农风光’互补是跨界的集成创新。”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刚看来,“新能源+”本身就需新能源领域的跨界人才,以“农风光”互补为例,就需要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人才,还需要农业的人才,这样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并不好找。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四川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