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电站抢装潮的考验
日期:2013-11-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appl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政策效力已显。

  据统计显示,18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55.45亿,同比增长22.65%;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98.00亿,同比增长48.11%,增速较二季度的17.88%明显扩大。

  与此同时,三季度行业净利润为2.97亿,多数企业在该季度均实现盈利。

  而近日,国家能源局在下发的《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的函》中再次提出,在不出现弃光限电的情况下,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将从原计划的10GW上升至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将达到8GW。

  至少在规划上,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正式跨入了年装机10吉瓦的时代。这对仍处于尝试性利用的光伏电力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跨越。

  不过,在系统装机规模大跃进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即理论上的光伏电站市场最大安装量究竟是多少?这将直接关系到光伏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乃至整个产业的前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即便不考虑并网难等因素,光伏电站的安装量也将受到土地及屋顶等有限的资源的限制,并非可以无限大。而根据有关测算,中国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可安装光伏系统约8000万千瓦(80GW),如果按照年均8GW的安装速度,不过也就只够十年的安装量。

  那么,十年之后呢?

  同时,光伏产业的整体盘活,还有赖于投资退出模式的建立,特别是下游电站投资环节的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伏电站投资还存在着退出路径过窄的问题。业内已有的零星交易行为,也由于对电站资产的评估方法存在着分歧,而对买卖双方难以形成激励。

  从市场实际的效应来看,目前的政策面,仍然更侧重于鼓励消化上游制造业产能,对投资终端应用市场的激励作用仍不明显。

  因此,对于产业相关各方而言,未来的工作重心,或应该围绕终端应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而发力,特别是要通过整体市场发展规划以及补贴调整路线图等方式,来消解产业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大发展,并由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太阳能发电》*作者:吴军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