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氢能成为欧盟能源安全新选项
日期:2022-04-0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面对愈加严重的能源危机,欧盟国家又将目光投向了氢能。继与挪威、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国确定氢气进口贸易后,欧盟国家又瞄准了中东。

近日,德国副总理RobertHabeck远赴阿联酋敲定进口协议,预计今年内将首次从阿联酋进口蓝氢。作为各国普遍看好的“低碳燃料”,氢能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替代能源领域的“香饽饽”。

不断寻找进口氢源

据欧洲媒体Euractiv报道,RobertHabeck在此次出访中与阿联酋达成了两项主要协议:一个是德国公用事业公司Uniper与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ADNOC、日本财团JERA签订的氢气运输协议,另一个是德国公用事业公司RWE、煤电运营商Steag等能源公司与ADNOC签订了一份蓝氨运输协议,氨将被用作氢气的载体。同时,阿联酋与德国也达成了科研院所的相关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推动氢能技术研发。

德国政府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指出:“阿联酋拥有理想的气候条件,能够生产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氢气。德国与阿联酋达成合作,不仅有助于德国达成气候目标,更有助于德国捍卫能源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阿联酋签约前一周,德国刚刚与挪威就建设大型氢气运输管道达成一致,开始规划从挪威输送氢气到德国。

据了解,截至目前,德国已经与纳米比亚、南非、摩洛哥等非洲国家达成了双边氢能合作协议,比利时、荷兰等国也相继宣布将加快港口氢能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实现更高氢气容纳能力。

今年2月,欧洲委员会气候负责人FransTimmermans曾在“欧非商业论坛”上指出,非洲拥有全球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可再生能源的扩张将有助于非洲加快氢气生产,这也将让非洲经济变得更加多元化。

“能源安全”新选项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俄乌危机的持续,欧盟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的担忧愈加明显。在近期公布的能源战略中,欧盟明确提出,短期内将尽可能扩大天然气储存量,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长期内将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并让绿氢成为欧盟经济的重要支点。

欧盟同时宣布了一项3亿欧元的氢能融资计划,旨在推动各成员国氢能技术发展,尽快扩大绿氢产量。FransTimmermans表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决能源脆弱问题的时刻,欧盟需要在能源领域做出独立选择。”

从目前欧盟公布的氢能战略来看,到2030年,欧盟范围内的电解水制氢产能至少需达到4000万千瓦。

根据欧洲能源研究机构Aurora近期发布的测算,全球范围内绿氢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大多位于中东地区,其中,卡塔尔绿氢生产成本最低,约为2.62美元/千克,阿联酋绿氢成本约为4.51美元/千克。相比之下,欧洲目前天然气价高昂,蓝氢成本就已经高于6美元/千克,同时受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等因素制约,荷兰绿氢成本仍维持在14.66美元/千克,不仅远高于中东和非洲地区,甚至高于配备有碳捕捉与封存装置的天然气制氢生产成本。业内普遍认为,在氢气需求高企但成本高昂的当下,要满足欧盟的氢气需求,进口成为欧盟不得不做的选择。

替代现有能源尚存挑战

虽然欧盟动作频频,但也有质疑声认为,目前欧盟内部对于采用蓝氢还是绿氢一直存有争议,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也不及预期,此次欧盟寻求用氢能作为替代能源是否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危机仍是未知数。

截至目前,与欧盟达成氢能合作协议的国家大多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全球范围内绿氢生产规模仍相对较小。从签订的协议来看,德国从阿联酋或挪威进口的氢气最初仍将是天然气制氢。不论是否使用碳捕捉与封存装置,天然气生产制氢都是一个耗能巨大的过程,蓝氢很可能并不符合欧盟制定的可持续规则。同时,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大量的甲烷,这也让蓝氢的“气候友好”属性再打折扣。

欧洲能源行业组织Eurogas秘书长JamesWatson表示:“欧洲委员会虽然提出了采用氢能作为替代能源的想法,但仍需要明确具体的实现路径。不论对氢能还是沼气等其他低碳气体,欧盟的定义始终模糊不清,这很可能导致最终投资决定的延迟。另外,欧盟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缓慢的问题也未得到解决,这不仅会影响绿氢扩张速度,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欧盟的电气化目标,最终只会令欧洲在能源方面更加依赖进口。”

另外,Euractiv援引多位欧洲能源业内人士的话称,现在欧盟国家无论是液化天然气还是氢气基础设施都严重短缺,即使现在开始建设也需要数年的时间完成,短时间内欧洲在接收低碳燃料方面存在瓶颈。

原标题: 氢能成为欧盟能源安全新选项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