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绿色电能改变乡村生活方式
日期:2022-02-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uji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站在“千年古渡”宝坻区小辛码头村,放眼望去,潮白河两岸,一组组风力发电机就像白色卫士,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村里。“以前我们保护环境、发展产业,都是各顾各的,并没有真正把绿色资源变为村子发展实打实的财富。”村党支部书记洪奉国说。如今,千亩稻田湿地遍布村庄四周,插秧节、钓蟹节、新米节等各类文旅活动越办越红火……

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着手,解锁更多“绿色路径”,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以绿色低碳之变带动乡村发展之变,才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过去烧一桌菜,满屋都是烟;现在用上了‘绿电’,不仅省钱,还安全洁净。”“90后”村民李超说。视野开阔、光照充足,小辛码头村是发展风力和光伏发电的绝佳之地。基于此,村里开展农家院“全电厨房”实践,能耗减少了68%—77%。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新技术,不仅把家家户户的“碳”降了下去,也让村子发展的“质”提了上来。生动的实践启发我们,从绿色发展中寻找机遇和动力,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活力。

绿水青山是乡村最大的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干净无污染的农产品、蓝天白云的好景色,蕴藏着乡村发展的新优势和人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期待。津沽大地的田野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宁河区七里海湿地周边镇村率先发展生态农业、民宿经济,建成全市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区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稻蟹混养面积20.5万亩;为乡村增绿意、为发展添动能,滨海新区潮宗桥村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在现有的光伏电站之间建设温室大棚,实现一地两用,每年为村民带来950多万元收入;地处绿色生态屏障核心区域,津南区西官房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变过去的单一水稻种植为稻蟹混养,给更多村民带来了致富喜悦。激活乡村的生态价值,就能走出一条绿色产业铺就的康庄大道。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内核”。让绿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绿色之变带动乡村发展蝶变,必将打造出更多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原标题:评论员在现场|全电厨房,乡村蝶变端出绿色大餐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天津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